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為兩岸今天、明天祈福

時間:2010-10-25 13:48   來源:中新網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生效,為兩岸人民帶來更多的福音,期待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像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的這棵“大樹”一樣根深葉茂,遍植兩岸更多區域。”

  17日上午,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內的城市廣場,臺灣最大的水泥生産企業——臺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與記者一道在“大樹”下,看臺灣茶藝表演,喝阿里山茶,品基隆鳳梨酥,享受著自然、和諧、快樂的生活。辜成允説,臺灣與大陸有著同樣的生活習俗,希望借助上海世博臺灣館,讓更多的大陸同胞認識臺灣、了解臺灣,促進兩岸人民感情,為兩岸人文、投資、採購、旅遊等方面帶來更多的機會。

  由40家臺灣企業贊助7億新台幣營建的臺灣館,亮麗的“山水心燈”吸引著眾多大陸民眾,因此成為上海世博園區的熱門展館之一。辜成允希望通過上海世博臺灣館,印證臺泥倡導的“全面品質生活”的核心企業理念和價值觀,使臺泥在大陸的事業“永續發展”。

  臺灣館負責人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對此深表讚許,他説,臺泥是臺灣館非常重要的貢獻者,不僅最早決定贊助臺灣館,還為臺灣館建設提供所需的優質水泥,並派出工程團隊研製抗滲等級相當高的産品,使臺灣館承受住暴雨和強風的考驗,安然營運至今。

  自2002年涉足大陸市場以來,臺泥以“深耕華南”策略為立足之本,厚積薄發。日前,臺泥斥資38億港元並購昌興礦業集團在大陸的水泥業務,至此,臺泥在海峽兩岸的水泥版圖遍及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江蘇、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遼寧等省區市。至今年底,臺泥水泥産能將提前突破5000萬噸,其中大陸産能為4045萬噸。

  辜成允説,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生效,將為兩岸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他透露,臺泥將借助所帶來的契機和昌興原有的水泥版圖,開疆拓土,以深耕華南為主,向大陸的西南、東北地區拓展。目前,臺泥建設中的四川廣安、貴州安順、重慶合川二期3條水泥生産線將在2011年陸續投産,屆時僅大陸産能就將躍升至4635萬噸。

  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和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是當年海峽兩岸走向談判、走向和平之路的開拓者。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當年曾追隨辜振甫先生參與兩岸和平談判。他説,目前,海峽兩岸的和緩關係來之不易,我們更加緬懷辜、汪兩位老先生,緬懷他們對兩岸和平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也希望兩岸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參與,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辜成允説,先父生前對兩岸和平、兩岸經濟文化及環保的交流合作付出很大心血。臺泥今後將以全面品質支援兩岸經貿、文化、新能源、環境保護關係進一步發展。

  在上海世博會臺灣館五樓的“點燈水臺”前,辜成允與臺泥管理團隊、與大陸游客一同點亮天燈,一個個象徵“兩岸和平”、“國泰民安”、“闔家幸福”、“永續發展”的天燈在球幕上冉冉升起,為兩岸的今天、明天祈福。 (記者 孫賢迅)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