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臺灣與世博

臺北案例館:臺北環保,不僅僅是垃圾分類

時間:2010-08-30 14:18   來源:新華國際

  走進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臺北案例館,臺北的垃圾分類經驗會給每位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不過,本報記者日前在臺北的實地探訪發現:環保其實不僅僅是垃圾分類。為了環保,一些臺北市民開始素食以減少資源消耗;為了環保,臺北推出了“臺北好好看”興綠計劃;為了環保,當地企業不僅每年計算碳排放,同時還投入資金更新設備進行碳補償……正是由這種從民間到政府合力推動的環保行動,讓臺北市敢在今年定下實現“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標。

  垃圾袋統一購買,包含清運費

  從1996年實施“垃圾不落地”到2000年推行“垃圾零掩埋”,奠定了臺北市“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基礎。“從我記事起,垃圾就已經要分類處理,到現在已經習慣成自然了。”臺北市中山女高學生何虹臻告訴記者,“我們家大大小小的垃圾袋好幾個,每一個垃圾袋都會物盡其用,因為每一個袋子都要花錢,而且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是這樣的。”

  據介紹,從2000年7月1日起,臺北市開始實行垃圾費隨袋徵收,市民必須買專門的垃圾袋裝垃圾。專用垃圾袋分大小6種規格,最小的袋子容量是5公升、售價新台幣2.25元,最大的袋子容量是120公升、新台幣54元一隻。這個價格遠遠超過了垃圾袋的成本,因為它包含了平均每公升垃圾新台幣0.45元的清運費。因此,“多扔垃圾多出錢”也讓市民盡可能地對垃圾進行分類與回收。

  每天,垃圾車會定時定點到各個社區收垃圾,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可拒收。偷偷扔垃圾的重罰,舉報者重獎。投放垃圾時會有專人抽樣檢查居民的垃圾袋,如果發現沒有按規定分類,會被罰款1200元到6000元新台幣。

  在投放之前,市民需要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可回收垃圾包括廚余垃圾、玻璃、塑膠瓶、易拉罐、舊報紙書本及包裝紙盒等。廚余垃圾通過微生物菌分解成有機肥可與土壤混合。玻璃、塑膠瓶、易拉罐、舊報紙書本及包裝紙盒等可作為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要求是紙類整齊碼放,瓶瓶罐罐洗凈壓扁分別裝袋。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衛生間裏的垃圾或者沾了污垢的各種塑膠包裝等,這類垃圾的處理是焚燒掩埋。

  由於措施得力,現在所有臺北市民養成了自覺將垃圾分類的習慣。公開資料顯示,現在臺北市的垃圾總量從以前的每天3000多噸,減少到現在的日均1000多噸,減量65%;臺北市每人平均每天只産生垃圾0.75公斤,比10年前每人平均1.14公斤減少40%。減少的那部分垃圾中,大部分成了可回收的資源。

  在對一些商家的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為了便於市民在家中分類垃圾,臺灣出售的商品包裝上都有“可回收”或“不可回收”標誌。此外,臺北仍保留廢品回收處,既可回收垃圾,市民也可將回收品拿到回收處賣。而在臺北的一些小街巷,路邊設有捐贈舊衣物的大箱子,方便市民處理不穿用的衣物,有專門的機構定時取走衣物,清洗消毒整理後捐給貧困或受災地區。

  企業計算碳排放,減排投入不“算計”

  今年11月,臺北將舉辦花博會。為了迎接花博會,並進一步改善臺北市容,同時對環保作出貢獻,臺北市政府近日啟動了名為“臺北好好看”的活動,即對一些空地所進行的綠化,從出資、設計、建造到完工,都由民間力量完成。

  在中山區長安路一段,記者就見到了一塊由某股份公司出資興建的綠地。介紹銘牌上通過展示本地塊過往的照片,讓市民對綠地的改變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企業回饋社會,促進環保的一份小小心意。

  今年8月初,臺北“行政高等法院”接連作出兩份裁定,分別要求臺灣中部科學園區(以下稱中科)四期及三期擴建工程停止開發。此舉創下臺灣地區經濟發展60年來,開發案已被行政單位審查通過、卻被法院宣判勒令停工的首個案例。

  事實上,為了經濟發展而棄環保于不顧的事情,正被一些有責任感的當地企業摒棄。在此次對臺灣精品廠商的走訪中,記者發現不僅精品廠商的評選標準很看重企業對環保的投入以及社會責任感如何,在企業的生産過程中,環保、低碳也成為管理者越來越容易達成共識的一部分。

  在著名的科技企業華碩,副董事長曾鏘聲就告訴記者,華碩不僅致力於減少生産中所造成的碳排放,還把減排理念融入到企業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在其臺灣總部,員工普遍推崇自帶飲料杯、不用一次性紙杯。僅這一項,每年就可節省7000多只紙杯。而辦公區域的空調冷凝水和抽水馬桶水箱水,也都來自於一些廢水的再利用。

  除了這些浸潤于日常的一些小細節,華碩每年還投入鉅額資金用於環保公益事業。從2008年到2012年,華碩將投入人民幣5000萬元用於一些內地山區的圖書室建設,華碩員工也會深入當地,向孩子們傳遞環保的概念和意義。

  臺達電子工業副董事長海英俊也向記者表示:“我們的企業不僅關注環保,還一直致力於環保産品的研究。”作為電子行業中環境保護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臺達電一直通過採用節能科技來保護自然環境,榮獲了全球百大低碳企業稱號。2002年成立“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從事環境保護宣傳與教育活動。

  2004年開始,臺達電集團內所有新建的廠房均按照“綠色建築”的標準來設計。其中,臺達電在臺南縣的南科園區還有一所“黃金級的綠色廠辦”,採用了臺達電自己生産的太陽能系統,全年總發電量可達26017KWH。大樓內所有的馬桶、淋浴器全部採用節水器材,每年可節水30%。同時通過將樓梯設置在醒目處、電梯設置在隱蔽處來鼓勵員工走樓梯。

  “雖然‘綠色廠辦’的建造成本比一般建築高l0%左右,但我們認為,企業在使用‘綠色廠辦’中得到的無形好處,遠遠超過了成本的增加。”海英俊説,“在商言商,環保、低碳行業本身也是有很多商機在其中,而且這也會是日後發展的大趨勢。”

  素食者不斷增加飯店都能供素餐

  近幾年在臺北,有一股風潮席捲而來,那就是素食文化。作為20多年的素食擁躉,臺北世貿中心工作人員李聖怡對此可是有相當的發言權。

  她説,早在自己念小學的時候,偶然得知素食可以減少碳排放助力環保,於是就毅然加入素食行列。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而隨著民眾對環保事業的不斷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素食的行列。隨之而來的,則是如春筍般涌現出來的素食店。

  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不時可見各種各樣的素食店招牌。其中,有一家叫做“愛家”的素食餐飲連鎖店在臺北素食界相當有名。這家2008年誕生於“寶島”的素食餐飲企業,至2010年5月初,已在全世界開設了163間分店,其中臺灣地區有26家。

  與很多傳統意義上的素食店不同,“愛家”的裝潢設計非常現代化,提供的食物也種類豐富,只不過它們是由全素材料製成,甚至無奶無蛋。因為,在其創始人看來,畜牧業佔用了很多自然資源,而隨著自然資源不斷被過度開採、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引發的後果越來越嚴重。因此,如果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素食一族,就可以減少很多資源的利用和碳的過量排放。

  除了這種專業的素食店外,記者在臺北走訪時也發現,就連一些最簡陋的餐飲店,也可以提供相對完善的素食服務。“只要你提前通知商家,他們就會為你額外準備素食服務,如果無法準備,也會到就近的素食店為你買來素食餐。”李聖怡説。

  事實上,記者在臺北期間的每一頓飯,都是和李聖怡同桌共進,唯一不同的就是,商家會給她上一份素食餐。無論是一般的點心店、還是大型的餐飲店,亦或是日本壽司店等,都可以提供十分完備的素食餐。在一家提供壽司的餐飲店,記者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用蒟蒻等植物製成的素壽司,光從外表上看,幾乎與傳統生魚片壽司沒有兩樣。(新聞晨報)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