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票務説明

世博韓風勁刮 “韓飯”為搶門票赤腳狂奔(圖)

時間:2010-06-01 09:32   來源:上海青年報

武警在世博文化中心門口組成人墻嚴陣以待

跑掉鞋的粉絲穿上別人掉下的鞋子,追星不下火線。本版攝影記者 楊磊

  昨日的世博園區裏哪個地方最為火爆?中國館?沙特館?德國館?在“韓流粉絲”眼裏,都不是,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世博文化中心,到那裏看晚上有SuperJunior、寶兒、安七炫、F(x)等韓流明星演出的“韓國古典與流行音樂會”。為了用世博門票換取入場券,他們用百米賽跑的速度,以排山倒海之勢上演了一幕幕讓其他遊客嘆為觀止的搶票大戰。

  本報記者 羅水元

  遊客跑掉鞋子繼續飛奔

  昨天上午9點剛過,記者在臺灣館前看到一群學生在飛奔。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不是跑向沙特館搶位排隊,也不是跑向臺灣館前的蛇形通道排隊拿預約券,而是沿著臺灣館旁邊的一條小路直奔世博大道而去。

  “到哪去?”記者想攔住一位正跑著的遊客詢問,但對方沒有停下來,“世博文化中心。”另一位遊客頭一回,拋下幾個字就繼續飛奔,喘氣聲一聲比一聲粗。

  突然,拐彎處出現了一隻鞋子。“鞋子!”一遊客喘著粗氣,高聲尖叫著跳過鞋子。但前面丟鞋的遊客只一回頭,並沒有停下來,一眨眼便穿過世博大道,直朝世博文化中心西門而去。

  萬人瞬間擠滿文化中心大門

  瞬間,從世博軸、世博大道等多處匯合而成的人流向世博文化中心狂奔飛瀉。這一切,皆因昨天晚上有一場“韓國古典與流行音樂會”,演出人員有SuperJunior、寶兒、安七炫、F(x)等韓流明星。飛奔而至的人流都是“韓流粉絲”,他們在人群中高舉著世博門票,企盼著早點進入世博文化中心換票,早點與韓國明星“親密接觸”。

  “鐵桿粉絲”提前2天排隊

  等候中,粉絲們競相PK著自己的“鐵桿”程度——“我今天早上6點就到了安檢口。”

  “那還算早?我淩晨4點多就到了安檢口。”“淩晨4點也不算早,我昨天就來到了世博園,如果不是世博園內‘清場’,我準備在世博園過夜等候。”一位遊客説,他于前天就開始排隊等候了。

  記者現場注意到,為了維持好秩序,警力迅速增援現場。很快,警戒線便沿著世博大道拉開,世博文化中心旁的兩個園內公交車也緊急關閉。

  9點一到,世博文化中心大門打開,“粉絲”們如同離弦之箭,再次往裏衝,人群過後,地上一片狼藉,有鞋子、帽子、瓶子、扇子甚至衣服。

  部分遊客被擠傷仍不罷休

  一位換到票的女遊客告訴記者,她都不知道是怎麼換到票的。“看到我前面有人倒下了,我嚇得半死——還換什麼票呀,最想的是早點出去——命要緊呀,但是,那麼多人怎麼出得去呀。”她只記得高舉著世博門票,被人群推著一會兒朝這兒,一會兒朝那兒,出來時,手上的世博門票被換成了晚上的演出門票。

  “能安全出來,我已經滿足了。”另一位遊客雖然沒有換到門票,但經歷過剛才的一幕,已完全釋然,“早知這樣,我寧願買飛機票飛到韓國去看演唱會,去看我的‘寶兒’。”

  不過,記者採訪到下午,像這樣的“粉絲”很少見到。儘管世博文化中心門前電子屏上已明確,演出門票已全部發完,但數以千計的“粉絲”們,由於沒有換到晚上的演出門票,至下午一點多還聚集在世博文化中心附近。在世博大道世博文化中心站公交站點裏,他們還抱著一絲希望苦苦等候,有的乾脆坐在公交站裏的地面等候。

  而在世博文化中心西門,數以千計的“粉絲”們還在一遍遍叫著SuperJunior、寶兒、安七炫、F(x)等明星的名字,希望奇跡的出現。人群中,一位遊客雙膝還涂上了藥水。這位“粉絲”説,她上午排隊換票時被擠傷了,由於到現場醫療點治傷後沒能再次進入世博文化中心換成票,但她不到最後一刻不罷休。

  記者部落格

  你們的瘋狂讓人揪心

  沒有追過“星”真不知道追“星”的人有多瘋狂。昨天,看到數以萬計的“粉絲”們為了看到韓國明星而呈現出來的追“星”勁,我真算是開了眼界。

  這樣有必要嗎?看到瘋狂而火爆的一幕,這個問題不時在我腦海中閃現出來。面對這個問題,“粉絲”們可能有一千個理由,因為明星是他們的偶像,而且是遠隔千里的異國偶像——他們難得來一次中國,而且是在世博會這樣的世界文明盛會裏。

  “粉絲”們的理由,我不想懷疑。但是,你們知道嗎,面對那樣的瘋狂甚至稱得上混亂——如果不是及時加派警力,後果不堪設想,你們有沒有想到,陪同你們而來的父母,為了你們的安全揪了多大的心?世博管理方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即使不説安全,這樣幾乎不顧一切的去追“星”,對正常的工作,尤其是學習(大多“粉絲”為學生),也會造成時間、精力的影響,如果真發生意外,影響將更大。

  不知道“粉絲”們的父母,有關管理方意識到了這點沒有。“韓流”明星過後,可能還有日本的明星、英國的明星、美國的明星也可能會過來。希望有關方面高度重視“粉絲”們的瘋狂之舉,並採取相關措施,讓他們的瘋狂不再讓人揪心。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