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俞正聲:世博成功首先依靠忘我奮鬥 將開發好園區

時間:2010-11-22 15:52   來源:人民日報

  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更美好生活奮鬥

  10天前,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圓滿閉幕。184天會期內一個個“成功、精彩、難忘”的場景和時刻載入歷史,上海已步入嶄新的“後世博”階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俞正聲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辦博方面,上海之所以能夠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實現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六個確保”,是一大批一線同志忘我奉獻、拼搏工作的結果;辦博精神最重要的還是宗旨意識,以人為本、為民服務,它將延續到上海今後的建設和發展中,延續到“十二五”期間。

  世博成功首先依靠忘我奮鬥

  俞正聲説,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與全國人民的支援是分不開的,與上海人民的奉獻也是分不開的。

  世博會期間,安檢壓力極大,但安檢速度逐步提高到了平均每10秒鐘一人,安檢人員表現出了頑強的毅力。堅持184天對7300萬人次遊客進行安檢,這在西方國家是極其罕見的。俞正聲説:“一個安檢人員每天要檢查幾百上千的人,起來、下去、彎下腰,始終面帶笑容,而且有的人腰肌有病,始終嚴肅認真、面帶微笑。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事情,我們經過努力是有可能做到的。大家都本著這麼一種精神,為參觀者服務、為參展者服務。有了這種精神的支援,我們就能一天一天戰勝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

  俞正聲動情地回憶説:“我們曾經在今年二三月份,把楊浦區的區委書記陳安傑同志調到世博局做黨委副書記,請他去主抓黨建和世博安保工作。陳安傑同志已經過了60歲了,去了以後,迅速完成了把黨組織覆蓋到整個園區的黨建任務,而且對世博的安保工作是全心全意地投入,白天黑夜地投入。一次週六遭遇大客流,他之前只睡了三四個鐘頭,他説‘不困’。我們的世博工作,就是這麼一批具有奉獻精神的同志辛勤工作的結果。”

  “三找三定”讓世博會安度百萬大客流

  自9月起,世博園內開展了“找差距、找問題、找隱患,定措施、定責任、定期限”工作,為10月16日世博園度過百萬大客流打下了紮實基礎。當天園區工作人員、公安,以及原定休息或備勤的人員全部上崗,世博園順利度過了百萬遊客的考驗。

  俞正聲透露,早在10月11日,有關方面已預估到16日和23日將出現大客流。因為隨後的週六將變成指定日。當時有了一個説法“十六二十三,齊心協力過大關”。他説,百萬大客流出現的當天,儘管自己在北京開會,但始終關心著上海世博園的情況。

  從16日當天的情況分析,由於“三找三定”啟動及時、工作有效,原來石油館的硬隔離設施少,後來加上了;企業館集中的D片區,起初沒有武警,後來基本配備;一些二線熱門場館,硬隔離設施很少,也及時增加。

  俞正聲回憶,在辦博過程當中,始終找問題、找差距,不斷改進工作,這些工作最終為百萬大客流的到來做了準備。他説,世博會“成功、精彩、難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終尊重群眾的意願、回應群眾的關切。“比如説,那一天100萬人,有人建議,停止入園。我説這不行,世博參觀很重要的一條叫做‘尊重群眾的意願’。群眾不來的時候,不能勉強他來,群眾想來的時候,不能把他拒之門外。”

  辦博精神最重要的是宗旨意識,以人為本、為民服務

  俞正聲説,上海世博會“成功、精彩、難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終要有兩條:尊重群眾的意願、回應群眾的關切。至於辦博精神、世博後如何發揚它,第一條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要發揮好黨員的模範作用,要發揮好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第二條就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第三條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俞正聲指出,辦博人員強調“兩個服務”,為參觀者服務,為參展者服務。真正全心全意地服務,工作就會不斷得到改善。什麼叫全心全意服務?就是不要考慮個人得失和辛苦。“比如説參觀數量的多少,總考慮這個,要出問題的,也會妨礙我們作出正確的選擇。”還是要回到我們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回到我們的出發點和歸宿。

  “講辦博精神,恐怕最重要還是這一條,宗旨意識,以人為本、為民服務。”俞正聲説,上海今後的工作要發揚辦博精神,提倡創新、實幹的精神。

  以低碳、節能、有利於公眾性的原則開發好世博園區

  目前,世博園的後續利用方案還沒有完全確定。針對人們關心的展館保留問題,俞正聲解讀,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有關規則,“原則上要拆除”,但是如果有個別國家願意捐贈給組織方,而且組織方認為有保留價值的,可以進行個別的協商。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浦東區域,定位為文化、展覽和商貿用途。“一軸四館”是永久性建築。世博文化中心主要定位為文化設施,世博中心主要供會議使用,主題館則突出展覽功用。

  俞正聲説,中國館的用途,還在討論之中。目前有幾種建議,一是用於高檔展示,二是主張定位為文化設施,比如公眾圖書館。此外,也有主張搞成大型博物館。總之,中國館將作為文化設施,或者展覽設施。

  俞正聲指出,總體的希望是浦東這一塊土地出讓的收入和動遷的費用持平,也就是説市政府在這個土地收入中間,不以盈利為目標。“我們希望,能夠符合低碳的原則、節能的原則、有利於公眾性的原則,把世博園區這塊地開發好。”

  一定能戰勝未來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世博會的“成功、精彩、難忘”正在上海這座“世博之城”延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主題已融入這座“世博之城”的“十二五”規劃草案。

  俞正聲説,上海“十二五”從經濟發展上看,就是要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要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來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他透露,上海正在探索“産城結合”的人口分佈樣式。即人口從中心區向幾個郊區的新城擴散,上班也不太遠。

  世博會後,一批實際運用於世博的新技術、新方式將走進上海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世博園集中使用的上千輛新能源汽車、精準的票檢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客流預測支援系統、食品安全保障系統等。

  “十二五”期間,上海將著力從住房、就業、社保、交通、城鄉二元結構等入手,改善民生。其中,對於百姓最關心的住房問題,俞正聲表示,上海將建立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分開的兩種體系。上海的保障性住房已連續兩年達到60%以上的開工面積。明年上海還將繼續保持60%以上的開工面積。

  俞正聲説,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更美好,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世博會期間,上海的市民、上海的幹部表現出的良好的素質,應對這麼困難、複雜的局面,都能做出超出我們很多人預想的工作水準,我們未來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還有什麼不能被我們戰勝呢?“這是世博給我一個巨大的教育,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使我堅信,我們上海一定能夠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我們的幹部,一定能夠不辜負上海市人民的期望,我們上海市一定能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