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日本産業館館長:希望“感動”隨世博傳遞

時間:2010-11-22 15:52   來源:新聞晚報

  用貼近生活的展覽內容感動遊客,被年輕員工們的進步和盡責感動,遊客觀展的熱情也感動到參展企業。在對日本産業館館長秋岡榮子的專訪中,“感動”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和其他展館致力於展示抽象理念或未來不同,日本産業館將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作為主要內容,凸顯“美好生活”中的溫情元素,而秋岡榮子也希望,這份感動能夠隨著上海世博會傳遞,留存下來。

  用未來生活之美感動遊客

  在上海世博會 100多個展館中,只有3名女性館長,秋岡榮子是其中之一。從今年4月1日來到上海開始世博工作以來,她沒休息過一天,即使回到日本,也全都是公幹,而這一份認真服務的精神正是日産館感動遊客的地方。

  “日産館由多家企業聯合組成,作為企業來説,不斷推陳出新的産品和服務就是為了讓大家有更舒適美好的生活環境。圍繞這一概念,日産館沒有從人類環境等宏大主題入手,而是化大為小,貼近普通人,展示既讓製作人感動也讓遊客感動的美好生活,讓大家心連心。 ”秋岡榮子説。

  在傳達感動之外,她還收穫自己的世博感受。日本産業館平均每天入館參觀人數為1.3萬左右,再加上在未來郵局等一圈店舖內參觀的遊客,每天約有5萬人接觸到日産館提出的“美好生活”。 “當初沒有想到大家願意等待3小時,甚至5小時來參觀我們的展館,這份熱情和認可讓所有參展企業都非常感動。 ”而550名年輕員工的成長,也讓她頗為欣喜和欣慰。 “這些員工之前都接受過培訓,但他們在工作中並非機械重復,而是從參觀者角度出發做好服務,積極熱心參與,借此機會大家相聚也成了好朋友。 ”

  感謝組織方提供運作經驗

  儘管秋岡榮子來自曾經兩次舉辦過世博會的日本,但當時她只是參觀者,而非組織者,辦博經驗幾乎為零,為此她很感謝來自組織方的種種幫助。

  “來中國,我們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在中國6月1日是兒童節,而我們的兒童節是5月5日。DE片區的工作人員很早就告訴我們6月1日是兒童節,日本産業館應該舉辦一個兒童節活動。後來我們的活動很成功,受到小朋友歡迎。 ”此外,在應對高溫和大客流方面,都得到組織者的建議和幫助。 “世博局很多領導都曾到愛知世博會等處取景,這些經驗也幫助到了我們。 ”

  不過,最讓秋岡榮子印象深刻的是每天以最好狀態服務遊客的理念。 “由於世博會特殊性,遊客每個展館一般只會參觀一次,我們不應抱著明天再提高的想法,而是要每天都保持最佳狀態,百分百地滿足遊客需求,這是世博局給予我們的特別指示。”

  生活在上海很舒適

  館長秋岡榮子能説一口中文,早在1968年,她就隨父親來到中國北京,念完小學六年級和中學一年級才回到日本。

  “我的父親秋岡家榮當時擔任日本 《朝日新聞》駐北京支局長,是最早一批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的日本人。 ”在1984年,她陪同日本大阪世博會的發起人堺屋太一拜會當時的上海市長汪道涵。堺屋太一提議,上海應該申辦世博會,並幾次進行演講、推介,秋岡榮子也始終參與在其中。

  再次來到中國上海,秋岡榮子感受到了巨大變化。 “上海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可以接受任何文化,對於外國人來説,這是一個舒適且安全的居住環境。 ”

  上海地鐵也給秋岡榮子留下深刻印象,隨著線路擴充,上海商業圈進一步擴大,必然會帶來經濟增長,這也是世博效應之一。(張鈺蕓)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