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解放日報:世博平穩運作奧秘在於黨建

時間:2010-10-25 14:03   來源:解放日報

百萬大客流有序離園 世博會組織者沉著應對

  184天的世博會,只剩下最後的十來天。世博歷史上最大的盛會,為什麼能如此成功?數千萬人的歡樂聚集,為什麼能這樣平穩?一個重要的奧秘就在於 “辦好世博、關鍵在黨”。上海8萬個黨支部、170萬共産黨員,像一群堅固的基石,像一道強有力的銅墻鐵壁,屏障著世博會的內外運作;而百年未遇的辦博實踐,又給上海的黨建搭建了最大最好的平臺,使它成為一個具有改革創新典型意義的時代樣本。

  黨的建設要與時俱進,就必須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時代氣息。這就是説,黨建要緊扣黨在各個階段的中心任務,要圍繞黨“正在做的事情”展開,而不能游離、偏離甚至脫離這個“中心”、這個“大局”。對於上海來説,辦好世博,是最大的實際,是“壓倒一切”的重中之重,這就是黨在上海的中心任務、核心利益。上海的黨建,緊緊圍繞“辦好世博”展開,上海的“創先爭優”,緊扣世博這個主題進行,黨建保證了中心任務的完成,辦博實踐又使我們認識和把握了黨的建設在現時代當下形勢下的新情況、新課題、新規律,使上海的黨建登上了一個新臺階、新層次、新境界。這是正確的黨建路線,可以給我們深深的啟示,可以廓清種種模糊的觀點。

  黨建要解決的首要的時代課題,仍然是黨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的問題。為什麼説“辦好世博,關鍵在黨”?因為社會主義要辦大事,就要“集中力量”。力量靠誰來“集中”?就是靠黨,靠黨這個“核心”。我們的社會,已經顯現出多元化、多變化、多選擇性的態勢,在這個情況下,社會主義還能不能 “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不無疑慮的。世博的實踐證明,我們每臨大事,仍然能夠 “集中力量”,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需要黨發揮“集中力量”的核心作用,尤其需要黨組織發揮和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可以這樣説,多元態勢下黨的“核心”作用,比任何時候都“關鍵”、都重要。越是“和而不同”,黨越是“關鍵”,越是要“辦大事”,黨越是要發揮“核心”作用。辦博的宏大實踐,再次突出地證明了這一條。

  然而,另一個問題橫亙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在多元的社會條件下,黨如何去“凝聚”,怎樣發揮“核心”的作用?這又是一個現實的時代課題,也是上海“世博黨建”作出的創新性探索。拿世博會來説,辦博隊伍千軍萬馬,來自四面八方,有政府也有企業,有國企也有民企,有體制內也有“體制外”,甚至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這樣多姿多彩的構成,黨組織怎樣去“凝聚”去“覆蓋”?靠過去的“五統一”還行不行?必須面對新情況、把握新規律、探索新方式、打通新渠道、創新新路子,才能做到“不同而和”,才能實現黨建更廣泛的“全覆蓋”。在這一點上,“世博黨建”的“新覆蓋”,從它的體系體制、組織形式到聚合方法,都給多元態勢下的黨的建設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路徑和經驗,更直接給以“屬地化”為特徵的黨建工作提供了一個有説服力的新樣本。

  多元態勢下黨的建設,除了黨組織的凝聚力而外,對黨員的作用發揮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如果説每個黨支部都要成為一個戰鬥堡壘,那麼每個黨員先要成為一面旗幟。黨員生活在群眾中間,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老百姓的身邊、眼裏、口碑上,都關係著黨的整體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多樣的所有制狀態下,一大批共産黨員,工作在“體制外”,生活在社會中,他們的個體行為,比過去更重要。有一句話説得好,不但要把 “支部建在連上”,更要把“支部建在心上”,反映了市場經濟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新要求。在辦博的日日夜夜中,上海的廣大黨員表現出來的對黨組織的向心力、“創先爭優”的拼搏精神和在群眾中的帶頭表率作用,可以説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園區內,在工地、在場館、在安保崗位,多少黨員殫精竭慮、捨己拼命,在園區外,在社區、在樓宇、在兩新組織,多少黨員通力協作、守土有責,為上海的“創先爭優”活動突出展現了鮮明的世博特色,也為我們深刻認識黨建和黨員作用關係拓開了更為廣闊的新視野。

  “辦好世博、關鍵在黨”,其實“中國的事情”,關鍵都在黨。“世博黨建”的生動實踐和深刻認識價值,對於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建設,具有豐富的啟示意義。我們在回眸和探究世博會的成功時,應當抓住這個“關鍵”,開掘這個寶藏。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