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南方週末:世博開啟國民素質“成人禮”

時間:2010-09-07 11:08   來源:南方週末

  上海世博園各場館前人潮涌動,排隊客流讓人嘆為觀止。圖為德國館網上德國館前遊客隊伍。東方IC/圖

  HIGH過之後 優雅起來 世博開啟國民素質“成人禮”

  南方週末記者 陳鳴 實習生 劉高陽

  發自上海

  當整個世界攜手前來向中國展示人類文明的最新成果,卻與少數國人的不文明行為不期而遇:喧嘩,插隊,亂寫亂畫、不聽引導……這種尷尬一時被國內外媒體聚焦乃至放大。

  中國人已經能夠以一個整體漂亮地組織一次盛會,但可能還須學習如何以不同的個體優雅地參與一次盛會。

  世博不僅僅為了展示盛世圖景,更應該是一次與世界文明和公共規則接軌的契機。

  “文明禮儀”、“國民素質”,在上海世博會開幕100天之際,上述詞語被世博官方主動提及探討。“世博會不是嘉年華,不能high完就完了”,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近日對媒體發表觀點稱:“我們探討文明禮儀的問題,其實是探討發展方式的問題、與世界如何相處的問題。”“對於主辦國來説,舉辦世博會的真正目的,在於啟迪整整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幫助國人開闊眼界和思路,提高國民素質。”世博會執委會執行主任萬季飛撰文説。

  遊客也是“展品”:學習優雅地參與盛會

  中國人已經能夠以一個整體漂亮的組織一次盛會,但可能還須學習如何以不同的個體優雅地參與一次盛會。

  從世博園開園之初,上海本地媒體對遊客的不文明現象就屢有批評。《解放日報》報道“遊客在世博園出口搶計程車,裝病裝殘疾騙同情”;《新民晚報》也以“網民總結遊客不文明行為”為題報道了世博園內部分遊客有違文明禮儀的行為。世博開幕以來,針對遊客不文明行為的批評與建議多次見諸報端,並在網路上引發激烈爭議和討論。來自官方與民間的聲音都在反覆表達一個觀點:國人在世博園內,應該也可以表現得更加得體與優雅一些。

  開園的最初幾天,個別參觀者就展現出了狡黠的“智慧”。5月31日的《新民晚報》報道:關於“騙租輪椅相當於拿到VIP票”的話題在某論壇一推出,許多網民就跟帖列舉自己的見聞來指責這種不文明行為。在成功進入場館之後,在網路上被稱為“蓋章族”的行動才正式開始。參觀者對蓋章執著而癡迷,他們掏出數十甚至上百本世博護照要求蓋章。世博護照這個起源於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的玩意兒,從來沒像在中國這麼火爆過。在只有6個房間的烏拉圭館,為應對蓋章的人流,其中一半房間被改成了蓋章專用房。在孟加拉館蓋章,館員疲憊地重復一句話:“排隊,排隊,排隊……”

  談及世博開幕初期的遊客不文明現象,世博局中國總代表助理徐波説,“用俞正聲書記的話説就是一片狼狽”。他認為,世博日程表過半之際,也正是探討世博精神遺産之時,而“第一個遺産,就是文明的提高”。

  在經歷了最初的好奇之後,很多外國場館工作人員正在認識一個更加真實和複雜的中國。

  幾個月前,阿娜斯塔西亞(Anastasia Yevets)對上海世博會充滿了期待,而隨後,她的心情卻似乎被上海連綿的梅雨打了折扣。

  這個來自白俄羅斯的漂亮姑娘和她的世博會同事們在突如其來的窘境面前越來越左支右絀——總有一些遊客在場館裏大聲喧嘩,拿起相機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開閃光燈。

  “他們剛到上海的時候,看到這個夜晚如水晶般的美麗城市,看到那些宏偉奇特的展館,都是‘Wow’的驚嘆,但在世博園裏意想不到的遭遇之後,很多人的看法會複雜很多。”和那些面對人山人海的中國不知所措的朋友們不同,阿娜斯塔西亞算是半個“中國通”,她有一個中文名字叫做“梅芳”。然而在學習漢語三年以後,她突然發現不知該如何向自己的朋友解釋這樣一個複雜的中國。

  她的朋友們無法理解這樣的情景:源源不斷地從各個城市和鄉村到達的中國遊客們從大巴上魚貫而下,急急忙忙地奔赴每一個場館,他們的眼神裏帶著羞澀和驚奇,他們掏出手機向家裏的親友大聲宣稱自己又到了另一個國家,像小孩一般興奮,有時候又顯得脾氣火爆。

  外國館員們很少有人像梅芳一樣遊歷過中國欠發達的鄉村和小城鎮,更不用提理解眼前這些操著各種不同口音的人做出種種“失禮”舉動的原因。“我經常告訴朋友們,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這樣。”

  “他們看起來很像是一些需要做行為矯正的問題兒童。”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朱大可説。他認為中國遊客在公共空間的行為方式出現了偏差,“必須承認這是教養缺失的結果”。

  在世博園裏最初的混亂之後,民眾與媒體的反省正當其時。所有的人都逐漸意識到這樣一點:當來自世界各國的最新文明成果於世博園內進行展示,國人在這大約3平方公里區域之內的言行表現也同時成為了展示的一部分。就像一位網友所説:“你在自家陽臺上發瘋也沒人注意,但你在世博園裏吐口痰,隔天就可能出現在不知道哪個國家的論壇上,引起一場論戰。”

  徐波是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同時是《世博禮儀》一書的作者,他同樣認為,對這一類不文明行為,既不能以偏概全,更不應該回避,“世博園不是城市的飛地,生活中禮儀的欠缺都會反映到園區裏來”。

  白俄羅斯館(網上俄羅斯館)員梅芳則將世博與奧運會相比,她回憶起北京奧運會時候的愉快經歷,“所有事情流程順暢,每個工作人員會講英語,沒有觀眾會打擾你……”這是一種奇特的體驗,在北京奧運會時,整個國家被有序地組織起來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文明、有趣和詩意之處都被窮盡和盡力表達;而在世博會,當整個世界攜手前來向中國展示人類文明的最新成果,卻與國人的種種不可預料的行為不期而遇。中國人已經能夠以一個整體漂亮地組織一次盛會,但可能還須學習如何以不同的個體優雅地參與一次盛會。

  國民素質訓練:從排隊做起

  在漢諾威世博會,遊客們甚至把排隊玩成了遊戲。他們先是排成了Ω形,後來又排成@形

  顧曉芳是江蘇一家國企的員工,6月初她被單位組織前往上海參觀世博,她認為把園區裏出現的種種不文明現象都歸結到遊客身上並不公平。在她的體驗裏,超長的排隊很容易使人們失去耐心。

  在人滿為患的沙烏地阿拉伯館,她看到一些散客因為長達5個小時的排隊時間而癱坐在地,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打牌玩遊戲機,更多人開始抱怨。這樣的場景讓她想起了春運。

  人們看起來興奮而富有激情,同時像小孩一樣易怒。他們中的很多人心情迫不及待,然而從每天早上排兩小時隊進園開始,這一天的遊覽就註定是一個極費體力和耐心的浩大工程。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