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學者:保護文化多樣性才能繼承和發揚傳統

時間:2010-06-18 14:54   來源:世博網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

  我也在想今天演講到底用什麼樣的語言好,當然了,上海的方言是我的第一母語,蘇州方言是我的第二個母語,我是在崑曲和評彈的氛圍長大的。普通話是政治語言,蘇州語言是藝術詩歌、繪畫等美麗藝術的語言,英語是非常普及的一種語言,所以我決定用英語演講以進行更好的交流,把我的想法與國際友人進行分享。今天我的主題是跨文化交流與國際體系轉型。

  文化是對産品和活動以及所有的智慧的集中體現。文化就像氧氣,你可以感受到它,但是你無法去描述它具體是什麼。在這裡我需要一個可以幫助我描述的平臺,所以我選擇了這樣一個主題,講多元文化的特徵,在趨同中求異的文化展示,國際形勢歷史責任。

  在中國很多人喜歡講大,我們講世界級城市,講國際大都會,但是我選擇從比較小的地方作為切入點。講國際性城市、國際性城市可能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傳統的巴黎、紐約、東京,其他的是新興的城市,如北京、上海、蘇州。

  多元文化是通過經濟全球化推動的,經濟全球化使多元文化的交流更加的廣泛。傳統的國際城市過去曾經是經濟、金融、文化的中心,但是有了很多新興的城市,比如説北京舉辦舉辦奧運會,上海舉辦世博會。所有的這些都是多元文化的集中體現。

  文化和政治的多元化是相關的,有的人講文明的經濟方面,但是仔細去想一想,儘管多元文化是不同的,但是他們之間是相互交流的,甚至是在和諧的環境下進行融合。現在不僅僅在國家層面,還有很多的新組織,如非營利組織、非官方組織,在政府之間和非政府之間進行多元的交流。還有一種多元化,我們看到更多的多元化的國際城市,特別是在現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裏。

  第二點我想講的是統一和多元化,現在我們有一種融合的趨勢,這種這個融合的趨勢就叫做標準化或者規範。我們必須相互交流和溝通,要去約束個人自由主義,應對來自強勢文化的衝擊。

  第三點是青年一代的追求,他們喜歡健身,喜歡好萊塢大片,喜歡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服裝、名車,都是不同文化當中的趨同求異。國際化的大城市也要面臨這種挑戰。通行發展是有一些後果的,現在的國際的系統是在一個轉換的過程當中,文化作為軟實力的一部分,會對主要的一些國際組織,比如説聯合國、WTO、奧委會等産生積極的影響,幫助我們形成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

  人們都應該是同舟共濟的,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援,來取得共贏的局面,而不是零和遊戲。國際的社區有非常重大的歷史使命,首先我們要保護多樣性,如果我們無法保護多樣性的話,我們如何來繼承我們的文化傳統呢?我們如何發揚光大把我們時代的文明推到更高的高度呢?我們相信世博會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平臺,每天都有如此眾多的觀眾進入世博展區,儘管他們説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我們都在同一個主題下共同參觀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謝謝大家。

  (楊潔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