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12.8萬人次世博園內就診 24小時監測生活飲用水

時間:2010-11-09 14:41   來源:東方網

圖片説明:上海市衛生局今天上午召開世博保障總結會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8日報道:今天上午,上海市衛生局召開世博保障總結會,並表彰了世博衛生保障涌現的20個先進集體、123個先進班組、509名先進個人。

  據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世博會園區共設立了16個醫療站點,累計接診中外遊客12.8萬餘人次,佔遊園參觀者人數的1.76‰,出動急救車達8533車次,救治轉送病人8183人,收治住院病人213人次,手術97人次。

  同時,世博會期間,上海衛生系統成功完成了“無重大傳染病傳播、無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無飲用水安全事件發生、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目標。

  16個醫療站接診12.8萬人次
  
  世博會期間,園區的5個醫療站擴增到16個,園區救護車從10輛增加到15輛。據統計,世博期間,園區16個醫療站點共接診中外遊客患者達12.8萬人次,出動急救車8533車次,救治轉送病人到醫療站或定點醫院8183人,收治住院病人213人,手術97人次。

  世博期間發現13起傳染病事件
  
  世博期間,上海市衛生系統專門建立了園區內就診異常情況監測系統,全面加強對園區所有就診患者開展發熱、腹瀉、皮疹等傳染病症狀監測,累計近2000人次的疾控專業人員進駐園區,每日連續14個小時對監測情況開展分析研判,整個世博期間共發現了13起傳染病事件,涉及25人,包括7例水痘、13例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均進行了有效處置。此外,市級層面在全市共佈下了5000多個監測點,加上各區縣在此基礎上增加的區級監測點,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傳染病監測網路。

  24小時監測生活飲用水
  
  世博園區設立的117個遊客直飲水點,被譽為園區的“生命之水”。據了解,為了確保園區遊客生活飲用水安全萬無一失,上海衛生監督部門抽調了40名青年業務骨幹組成保障隊伍,每天對世博園區30個生活飲用水線上監測點進行24小時實時線上監測和分析。開展線上監測生活飲用水數據分析766萬餘條。在世博場館衛生檢測方面,共對140個世博場館室內空氣品質開展了現場快速檢測,共檢測187館次3612項次。

  無一起傳染病聚集性事件
  
  為嚴防流感、霍亂、甲肝等傳染疾病的發生,上海市衛生系統廣泛開展了疫苗接種工作。去年秋冬季為學生等重點人群接種了近315萬人的季節性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世博會開幕初期,又開展了園區內餐服人員、志願者等重點人群麻疹、霍亂和甲肝等疫苗接種工作,這有效降低了園區傳染病的傳播風險,世博期間園區內未發生一起因上述重點人群引起的傳染病聚集性事件。

  2噸滅蚊藥入園
  
  世博會期間,上海是衛生系統還開展了世博安保部隊入住前屯兵點病媒生物消殺工作,共噴灑屯兵點面積187450m2。針對園區病蟲媒密度增高的情況,協調世博局組織各片區、物業管理人員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向世博園區贈送了2噸滅蚊藥物、200箱粘鼠板、15000張粘蠅板,有效控制了園區蚊、鼠、成蠅密度。全市還統一開展了夏季滅蚊蠅、滅蟑及秋季滅鼠活動。

  世博後仍有“大文章”
  
  為更好延續世博精神,市衛生局將精心做好世博後“大文章”:加大應急保障體系進一步的完善和建設;探索長三角聯防聯控傳染病的常態、長效機制;拓展與完善線上監測飲用水方法;繼續監測與管理公共場所空氣品質;做好病蟲媒生物控制;推進城市控煙工作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等。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