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世博遞交啟蒙式答卷 城市發展百科全書啟新篇

時間:2010-10-21 13:41   來源:中國新聞社

  為期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落下帷幕,全世界189個國家與地區、57個國際組織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譜寫一部關於城市發展的“啟示錄”。6個月的運營接近尾聲,但正如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部部長季路德所指出的,上海世博會遠未“結束”。

  季路德在本週就“世博成果轉化”話題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解決城市化問題遞交了一份啟蒙式答卷。

  季路德表示,當前,全球都碰到城市化進程中的各類“故障”,上海世博會以城市為主題,可謂應運而生,為世界各國展示城市發展先進理念、探討城市問題提供了一個世界交流平臺。

  歷時半年的上海世博會,雲集各國智慧對城市化進程中的三大問題嘗試作答——“什麼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樣的生活觀念和實踐讓城市更美好?什麼樣的城市發展模式讓地球家園更美好?”

  季路德指出,上海世博會給城市答卷遞交的三大關鍵詞是:和諧、科學、可持續。在他看來,無論是探索人、城市、地球等的主題館,還是各城市發展藍本雲集的城市最佳實踐區,抑或演繹各國風情的國家展館,參觀者都可以從中追尋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足跡。

  經過近半年的展示,上海世博會所演繹的這本集世界智慧的“城市發展百科全書”正火熱翻開後續篇章,開啟一次永不落幕的“後世博之旅”。

  上海世博會的創新項目——城市最佳實踐區就是“後世博文章”中的佼佼者。城市最佳實踐區部部長孫聯生透露,實踐區所展示的綠色案例正逐步走出世博園,有望被中國多個城市“複製”。

  作為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上,第一次給城市提供的獨立參展舞臺,實踐區遴選出80個不同城市案例,從交通、建築 、環保等多角度解答城市進程所遇到的問題,無論是馬德里的“竹屋和生態氣候樹”、德國不來梅市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抑或蘇州的古城保護案例,都成為以城市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的展示高光。

  孫聯生在採訪中表示,世博期間,這些案例吸引了眾多中國各省市區的官員、學者等專業人士前來探秘,上海、天津、唐山等多個城市更是與實踐區的案例城市展開了合作: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與馬德里案例館展開關於保障性住房建設、資源節約型住宅方面的合作;歷史建築扎堆的上海黃浦區將和巴塞羅那案例館探討老城區合作計劃;唐山市與馬爾默案例簽署了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合作意向協議,瑞典綠色案例將“搬入”中國……

  同時身兼上海世博會研究中心主任一職的季路德認為,“後世博”更重要的是理念、精神上的傳承,無論是接受了城市發展新觀念的官員學者,還是見識了世界“萬花筒”的普通市民,都將助推上海世博會成為中國現代化的一個轉捩點。

  “世博會結束後,對城市發展理念的討論不會結束,相關思考應當延續和深化;學到的經驗、教訓應當系統化;保留下來的建築、展示、論壇、創意成果等也有待深入推廣。”季路德如是總結。(鄭瑩瑩)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