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論壇熱詞一覽

時間:2010-07-06 14:19   來源:解放日報

  城市,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空間單元,既是造成各類環境問題的主要根源和環境變化影響的承受者,也是改善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推動力。在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論壇上,産業綠色創新、低碳城市、可持續的生産和生活模式等詞彙成為海內外專家學者熱議的關鍵詞。記者也感同身受,在綠色革命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的時候,我們更渴望獲得的,是走向綠色的具體路徑。

  踐行“綠色”城市責任進行時

  “晚上10點,我們經過C片區的芬蘭館,工作人員盛邀我們入內參觀,當我走進館內的露天廣場,抬頭望天時,我看到了星星!”時事評論員曹景行感慨,“我真切地感受到世博會帶來了環境改變的希望。”

  這一點,在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的演講中得到證實。從世博會籌備到舉辦,“低碳世博”各項措施正逐一落實:50%的園區內綠化覆蓋率;60%以上的路面由再生材料製成;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50%以上;“一軸四館”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達到177萬千瓦時……“我們希望上海世博會能夠點亮低碳經濟時代的美好未來。”洪浩談到,環保問題事關城市未來,城市需要在應對環境變化中發展和進步,以低碳世博推動建設低碳城市,上海正積極行動,以此解答工業化帶來的城市化困擾和難題。

  墨西哥國家環境部城市交通與旅遊業環境促進司司長塞薩爾拉斐爾查韋斯直言,城市無序擴張,帶來了基礎設施負擔加重、空氣品質下降等嚴峻挑戰,達到低碳城市的目標,不僅僅是遵循教科書裏的一些原則,更要落實在行動當中,政府要懂得靈活使用政策工具,提高城市承載能力,進而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當低碳、環保成為共識,城市有責任將之轉化為看得到的現實。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局局長尚達爾加尼翁,同與會者分享了聖米歇爾區的環境複合工程案例。聖米歇爾區原存在著採石場和垃圾填埋場,噪音和環境污染影響了周邊居民生活。為修復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在180個組織的參與下,蒙特利爾市政府啟動了修復項目:他們設置了垃圾填埋氣體控制系統、建立污水處理系統,推出綠化造林項目,“我們還計劃開闢生態教育展示區,人們可以在這裡相互交流經驗,更好參與整個城市的環境保護。”

  上海世博會環境顧問邁克爾沃爾什表示,上海的“軌交+公交”的出行方式,是“很了不起的交通模式和城市治理模式”,期待著有更多城市能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進一步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將“綠色”進行到底。

  可持續建築有望變身“功臣”

  在城市中享受建築魅力的市民或許應 “自責”一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字令人吃驚——全球1/3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建築行業,但可持續建築,有望使建築從碳排放的“罪魁禍首”變為減排功臣。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消費與生産司司長阿拉伯霍巴拉昨天剛剛參觀了南京的一座公寓,他非常感嘆:“公寓外是30多攝氏度的高溫天,公寓裏面根本沒開空調,卻比開了空調還涼快!”

  霍巴拉説的這種可持續建築,在國內房地産巨頭萬科公司的董事長王石看來,並不陌生。萬科有個萬科建築研究中心,中心建了一座塔,這座塔按白蟻造窩原理建造,白天隔熱,晚間散熱,並且用微風、垃圾發電和天然採水,因而做到不用市網一度電,不用市政一滴水。王石説:“這種技術其實已經相當成熟,可以在城市的社區運用。”

  更多可持續建築領域的成熟技術就在眼前。在上海世博園內,葡萄牙館極具特色的軟木外墻、英國倫敦的零碳館、瑞典馬爾默的綠色屋頂、加拿大溫哥華的環保木屋、日本大阪的櫻花隧道,德國佛萊堡的向陽屋等。然而,這些似乎觸手可及的綠色建築,在國內外的普及卻仍然較低。王石坦言,國內房地産開發項目推行可持續建築標準的不足5%。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消費與生産司司長阿拉伯霍巴拉介紹,許多建築商感受不到節能的好處,有些地方政府也認為,尤其廉租房一類的政府所建房屋若要提供節能設施便是奢侈,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霍巴拉建議,要採取行動就必須要有政府的參與,要有很好的政策框架和法律支撐,還要有金融支援。“事實上,政府應該挑大梁,因為許多建築其實是由政府所擁有的,這些政府建築應該率先被建造為可持續建築,起到示範作用。”

  低碳指標應是一個動態過程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用5個方面通俗定義了城市環境宜居性——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新鮮空氣,睡個安穩的覺,吃上放心的莊稼,在一個良好綠色的環境中生活。

  然而隨著城市發展,環境卻朝逆方向前進。據美國環保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外方委員杜丹德介紹,1980年人們的汽車出行距離是7.3億公里,2005年就已達到92億公里,僅汽車及其使用就帶來一系列污染源。

  不僅僅是環境威脅。中國機動車千人擁有量僅50輛,美國人是780輛,歐洲是550輛,但我國石油進口已超過50%——去年進口2億噸,國內生産只有1.7億噸,10年以後怎麼辦?即使依賴進口,全世界的石油探明儲量也是只夠42年時間。而中國的煤炭儲量相對豐富,但以如今的用量,只夠開採38年時間。

  “所以當今中國,低碳城市轉型和低碳城市建設,不僅僅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也是為了能源安全,更是為了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強調,綠色轉型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如何能”的問題。

  如何能?就是正視現狀,不苛求“零碳”,而是不斷逼近“低碳”。潘家華認為,絕對的零碳,目前來説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當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數量有限且不穩定,難以保障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如果中國能在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到45%的目標,就是不斷逼近低碳。”他認為,應從源頭做起,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增加零碳能源比例,從技術手段提高效率,從消費層面實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指標應該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逼近的過程。”

  大阪市副市長北山啟三則帶來了大阪的實踐:“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就要減少2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需要普通市民和相關的企業共同努力。”大阪市要將環保行動與獎勵政策連接起來,引進太陽能發電,由政府和自治體補貼部分設置費用,居民便可減少20%左右的成本,通過在小學和政府屋頂安裝這樣的設施,總發電量將達到約2000千瓦。

  面對環境挑戰須馬上行動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昨天在南京圓滿閉幕。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出席論壇閉幕總結大會並作總結發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克勞斯特普費爾作閉幕演講。

  楊雄表示,本次論壇匯集了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與實踐成果,這是上海世博會留給世界的一筆重要精神財富,必將對進一步推動城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克勞斯特普費爾表示,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的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者、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家,共同探討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可持續發展模式,聽取各自的經驗和做法,這是一個真正的互相學習的好平臺。上海世博會傳遞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資訊,那就是面對全球環境挑戰,必須馬上採取行動。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低碳經濟、低碳城市的成功是實現經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氣候談判代表:“共同但有區別責任”不容背離

  發達國家應兌現減排承諾

  “哥本哈根會議之後,最核心的問題是各國之間如何重建互信,但重建的基礎,是必須回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有關‘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上來。”昨天,在南京參加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論壇的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代表于慶泰大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場白就強調了這一點。

  “今天我們面對的氣候變化問題,是發達國家在一兩百年工業化過程中長期製造溫室效應的累積惡果,發達國家過分佔據了人類共有的排放空間,因此,首先要明確,發達國家是問題的製造者,我們發展中國家是受害者。”于慶泰説,發達國家應一是要積極減排,將多佔的空間讓出來;二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

  于慶泰介紹,《京都議定書》規定從2008年至2012年期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礎上平均減少5.2%。但從事實來看,發達國家始終未兌現其承諾,還不時釋放出背離‘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聲音,將主要壓力施加給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大國。如果根據中國國情來看待這些承諾,其實中國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實現的話,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中國的行為和作出的貢獻跟任何國家比毫不遜色。

  “世界環保教父”:發達國家有義務轉讓環保技術

  中國減排措施值得讚賞

  在世博會 “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上,有著“世界環保教父”之稱的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任執行主任莫裏斯斯特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發達國家壟斷環保技術的做法 “令人失望”。上海世博會更是一個絕佳的平臺,展示了各國的綠色夢想,以及國際合作對於改善環境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莫裏斯斯特朗表示,上海是一座很棒的城市,但對氣候變化反應敏感,尤其是海平面上升給城市帶來的影響,他説:“不僅是上海,很多人口聚集的平凹地帶都將受到影響。這一趨勢不可逆轉,但上海市政府是明智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障人民的生活。”

  莫裏斯斯特朗還表示,中國是目前碳排放增加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受害者之一,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的措施開展環保工作,如中國的汽車尾氣排放管理措施甚至比歐美更嚴格,這一努力值得讚賞,也為世界各國起到了示範作用,而“中國也在關注造成這一現狀的發達國家所採取的行動。”

  “很多發達國家的做法令人失望。”莫裏斯斯特朗表示,這些國家是環境現狀的製造者,也擁有最先進的環保節能技術,他們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全世界人民都應對他們的“不作為”進行敦促。(李曄 簡工博 談燕)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