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雨天“澆涼”觀博熱 第五日入園人數減至7.88萬人

時間:2010-05-06 09:55   來源:中新網

5月5日,上海世博會迎來開園五天來首個雨天。 中新社發賈國榮 攝

  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題:雨天“澆涼”觀博熱 園區“長考”剛開始  

  雷雨天氣羈絆住欲往上海世博園區觀展遊客的腳步。此間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日下午17時30分,上海世博園區接待入園人數由前幾天的十幾二十幾萬人次銳減至7.88萬人次,欠佳的天氣宛如一桶“冷水”澆涼了觀博熱情。

  上午時分,由於雨勢較大,園方出於保證遊客安全的考慮,不得不對所有高架步道採取全部封鎖措施。

  世博園區一大招徠遊客的“法寶”——室外演出今日也同樣因為天氣原因而偃旗息鼓。原定於在慶典廣場演出的“魅力北京”大型室外演出、不來梅的4個音樂家童話劇、歡樂盛裝大巡遊浦東2號線、大洋洲廣場的“太平洋現代歌舞表演”等一系列精彩文藝活動被迫取消。分析人士認為,演藝節目“縮水”或影響了今日的客流。

  經過了此前3個指定日和1個公眾開放日的運作,上海世博會的客流數量漸成矚目的焦點。統計顯示,上海世博會開園前4日,累計入園人數78.08萬人次,雖説世博園區平穩運作減少了安保等各種服務保障的壓力,但遊客量不足這樣的新問題旋即浮出水面。

  上海世博局曾總結過前幾日運作情況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兩個原因阻擋觀展人流,其一是天氣炎熱;其二係受“五一”小黃金周影響,參觀者或擔心假期人多扎堆,有些購買指定日票的人索性避過高峰期再來觀看。

  儘管如此,仍有世博會工作人員對客流量充滿樂觀,“過一段時間後,隨著世博宣傳力度不斷升溫,遊客也必將越來越多”。城市最佳實踐區部部長孫聯生則預計,世博會最後一個月才可能是遊客的高峰。

  隨著上海世博會又一大型系列國家館日活動在此間開幕,很多觀展者開始從之前的“看熱鬧”變成“看門道”,而中國的“老朋友”阿爾巴尼亞這次則當仁不讓地當起了“排頭兵”。

  第一次走入世博會大家庭,這個有著“山鷹之國”美譽的歐洲國家,以濃郁異域風情的展示、熱情洋溢的舞蹈,載歌載舞地迎接五湖四海的遊客。從之前走馬觀花式的遊園觀景,記者今日在此間驚喜地發現,觀展者不再僅僅局限于看展品、看建築,更多觀展者主動詢問起阿爾巴尼亞的歷史、風土、人情、習俗,“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趟參觀,更多地了解阿爾巴尼亞,聽一聽國門之外發生的故事。”一群復旦大學學生這樣回答記者。

  184天的上海世博會常常被人稱之為一次“長考”,組織方從摸索中走向優化與完善,而觀展者則從最初懵懵懂懂的一知半解,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體味著“不出國門,看遍世界”的樂趣。

  傍晚時分,小雨再臨世博園,歐洲廣場上一場義大利民族音樂表演依舊吸引數百名觀眾聚集,他們放下手中的雨傘、站起拍手應和著熱情歡快的旋律…… (中新社記者李佳佳)

編輯:董潔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