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網友議世博焦點問題 為盛會建言獻策傳遞熱盼

時間:2010-03-18 14:26   來源:解放日報

  訂制世博精彩資訊

  本報記者 劉穎

  這一期的“聚焦世博”有點特別。

  因為,我們嘗試用一種新的筆觸,來寫那些多姿多彩的展館看點。

  因為,我們嘗試用一種新的視角,來提供與讀者互動的服務資訊。

  3月1日至3月15日,我們聯手解放日報集團的官方網站 “解放牛網(www.jfdaily.com)”上,推出了網上系列調查。一共設計了5個問題:“你最想買到什麼紀念品?”“想參觀哪些場館?”“參觀世博時,最怕遇到哪種情況?”“你會選擇在什麼時段參觀世博?”“你能忍受的最長排隊時間?”

  我們以投票和留言的方式,徵詢網友對世博參觀、住宿、消費等諸多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歷時兩周,共有405位網友參與了這5項互動調查,小到紀念品是購買海寶還是場館模型,大到參觀世博的時段選擇和排隊時間,各種回答包羅萬象,不一而足。比如:計劃參觀中國館和其他國家、地區場館的網友數量不相上下;超過半數網友能較為理性地選擇參觀世博的時段,願意在“人少的時候去”、“晚上去”。

  網友“魯西西吃西瓜”在3月3日建議解放日報“做張世博地圖,介紹場館位置與看點,隨報紙附贈”。其實,當時解放日報已經在醞釀相關方案——在世博倒計時50天之際(3月12日)解放日報便推出了“四聯版”特刊,印刷精美的“上海世博館萃”,一上市便“洛陽紙貴”。

  網友“麥田守望者”提出:“這麼多場館一天看得完嗎?給個最佳參觀路線吧。”網友“小梅子”先曬出了籌劃已久的世博吃喝玩樂路線——“先品嘗法國館的香檳、瑞士館的香腸、烏克蘭的紅菜湯,再去看日本的相撲和加拿大的馬戲。”相信這一期的“聚焦世博”專版,會給網友們帶來驚喜,從“味蕾之旅”到“懶人路線”等等,大可慢慢品,細細看……

  還有,不少網友留下了自己關心的問題,譬如“世博演出的旺季是在哪個月”、“世博展區附近性價比高的餐飲店和旅館有哪些”、“周圍的朋友都想晚上去看世博,白天又熱人又多,個麼晚上到底有啥不一樣,告訴阿拉”等等。此類熱點話題,我們今後也將一一解答。

  除了網路之外,3月8日至3月12日我們又與解放集團的i-news手機報,聯袂推出“世博服務區”的互動欄目,在5天時間裏設計了10道環環相扣的問題:從“最想看的世博展覽館”、“最想買的紀念品”,到“最想品嘗的美食”以及“進園預算”……近百位手機報讀者踴躍表達自己對世博的期許,爭相對盛會建言獻策。

  手機尾號0650的參與者坦言最想參觀俄羅斯館,因為他在1955年中蘇友好大廈落成時,看了蘇聯經濟及成就展覽會。手機尾號8520的用戶則對“新鮮的澳洲龍蝦,經典的瑞士巧克力和醇香的法國葡萄酒”垂涎三尺,並希望我們中國的美食小吃能在世博會上“光芒四射”。

  縱觀百位讀者的回復,i-news手機報專業人士認為,此次互動欄目實際上相當於啟動了一次百人微型調查,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搭起了一道橋梁,共同傳遞出上海市民對世博盛會的盼望。

  而我們的世博媒體服務,始終站穩在讀者與觀眾的立場上。

編輯:趙輝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