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張海迪願當義務DV觀察員 呈現世博生命陽光館

時間:2010-03-08 15:47   來源:新華網

  圖為全國政協常委、世博中國關愛生命、共用陽光組委會副主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翟子赫 攝

  [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網路電視臺記者]海迪大姐您好,祝您節日快樂,您今天很美。聽説由中國殘聯牽頭建設的“生命陽光館”是世博會誕生158年以來的第一個殘疾人展館,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展館主要展示的是什麼樣的內容,以及它要傳達出什麼樣的理念嗎?謝謝。

  [張海迪]非常高興今天能夠見到這麼多記者朋友。今天是個節日,在這裡首先祝我們的姐妹們節日快樂,也感謝剛才萬部長讓女士走在前面。非常高興有那麼多朋友關注上海世博會,特別是關注我們的“生命陽光館”,非常感動。世博會舉辦158年以來,還是第一次設立了殘疾人館,這充分顯示了我們對生命的尊重。無論健康還是殘缺,生命都是平等的。再就是體現了我們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重視和關懷。

  前段時間我已經看過上海世博會了,看了以後特別震驚。特別是看到萬部長説的“中國紅”,我也拍了照片,太震撼人心了!在那裏還看到了建設中的“生命陽光館”,和其他的主題館一樣,“生命陽光館”也是氣勢恢弘,構造巧妙,在那裏讓人感到非常新奇,給人無限遐想。

  我在那裏一個是看,另外心裏充滿了感動,也非常感慨。我覺得這個“生命陽光館”不僅僅是一個展館,非常重要的一點,它更是一扇向世界敞開的窗口,殘疾人兄弟姐妹可以在這裡感受到陽光的照耀,這是非常重要的。

  後來我就想起來,我曾經讀過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散文,其中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章節:海倫?凱勒的一生非常豐富,在第16章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就談到她參觀過世博會,就是1893年芝加哥的世博會,她所觸摸的很多東西,就給了她心靈的震撼,使她這樣一個三重的殘障人對生活充滿了嚮往、充滿了渴望、充滿了希望。

  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生命陽光館”,我們的殘疾人兄弟姐妹去看了以後,將來他們也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我想,我們世界上有60億人口,其中有6億是殘疾人,我們中國就有8300萬殘疾人。在這個數字中,我曾經説過,它蘊含著非常複雜的內容。殘疾人這個詞彙疊加著非常多的痛苦,但是也展示著殘疾人不屈的力量,還有美好的嚮往。我希望殘疾人兄弟姐妹們能夠通過參觀世博會的“生命陽光館”,能夠獲得新的希望。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非常簡單的一句話,“生命陽光館”是一個超出了我的想像的美麗的地方,它也會給大家帶去很多的驚奇。還有一點,我現在不能非常詳盡地給大家描述,因為就像電影一樣,沒有上映的時候,不能説清楚。希望朋友們到時候能夠到展館自己去體會、自己去觀賞。著名作家王蒙曾經説過:“所有的日子都來吧!”在這裡,我真的想對世界上的殘疾人朋友説一句:所有的朋友都來吧!來看中國,看上海,看世博,看看咱們的“生命陽光館”。

  當然這裡面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究竟讓大家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城市也讓殘疾人的生活更美好,這裡就包括了剛才萬部長説的科技的展覽。在殘疾人館裏,科技的含量是非常多的:裏面有更現代的助聽器、語音電腦、多功能輪椅,還有智慧的居住間,比如説自動廚房、自動浴室。將來即便是身體嚴重殘疾的兄弟姐妹,他們在這裡也能看到非常美好的生活前景,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讓殘疾人的生活更美好;但是明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要讓所有的殘疾人兄弟姐妹的生活都變得越來越美好。謝謝。

  [萬鋼]我來補充一句,剛才海迪描述了“生命陽光館”,這個“生命陽光館”也包含著很多殘疾人的貢獻,他們的創意、他們的理念,殘疾人不光是參觀者,同時也是創造者和勞動者。

  [李瑞英]剛才海迪説願意義務地為我們當DV觀察員,因為用她的眼睛、她的攝像頭拍出來的“生命陽光館”肯定就會很細緻。

  [張海迪]我們一起給大家做最好看的節目。

編輯:趙輝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