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企業參展

震旦館:追尋人與城的和諧

時間:2010-07-15 14:20   來源:新華網

7月13日,遊客在震旦館的紅山文化C字龍雕塑前留影。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7月13日,周炳鑫展示他從小佩戴在身上的玉。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6月27日,遊客在震旦館參觀由全息成像技術再現的玉器三維圖像。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走進震旦館,猶如走進了一個玉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來自河南古城安陽的22歲“玉迷”周炳鑫在參觀世博園震旦館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從小癡迷古玩玉器,周炳鑫對玉文化的了解程度遠遠超出很多同齡人,至今已經收藏了五六十件玉器,其中還有一件價值頗高的明代鏤空玉佩。儘管如此,震旦館裏2.5噸的玉山子、用全息成像技術再現的珍品玉器、價值數百萬元的甚至能用手觸摸的和田白玉籽料,都讓周炳鑫感到深深震撼:“無盡的創造,巧奪天工的工藝,玉石帶給我的是一種別樣的享受。”

  震旦館位於世博園的浦西區,是上海世博會唯一用中華玉文化來闡述世博主題的企業館。震旦館的靈感來自孔子“玉有十一德”的闡述,後人歸納為“仁、義、禮、智、信”五德。八千年的中華玉文化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系統,集思想、生活和器物三位一體。震旦館以“中華玉文化、城市新風格”為主題,展示中華玉文化與城市生活的美好關係,以玉文化演繹城市文明的秩序與和諧,傳達城市發展的人文基因。

  “秩序與和諧,創意與夢想是中華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對未來城市的期盼。”震旦館墻上關於“城市夢想”的解讀讓周炳鑫駐足回味了很久。對於人與城市的關係,周炳鑫有一番自己的見解:“內心的和諧才是真正的和諧。喧囂繁華的城市讓人變得冷漠,甚至連樓上樓下的鄰居都互不相識。古人説,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並非説不要摘下玉來,而是不要拋棄玉所代表的品德情操,不要遠離人與人之間的包容信任。”

  周炳鑫理想中的城市,是一個動靜相宜的地方,動感十足但也溫情脈脈,人們親和而友善。他希望當一天緊張的工作結束時,能回到書房之中,體會玉石帶來的安寧和踏實,在高樓之上,依然能看到瓦藍色的夜空和滿天的星星。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