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企業參展

石油館4D電影《石油夢想》比阿凡達更刺激

時間:2010-05-17 09:32   來源:揚子晚報

  騰訊世博媒體聯盟揚子晚報報道

  進入世博園3號門,就是浦西D片區,這裡是企業館的天下,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聯合打造的“石油館”,是一個惹人注目的所在:外表皮呈淡藍色,由縱橫交錯的“管道”編織肌理,表達了“石油,延伸城市夢想”的意境;借全球首創的高清成像技術,形成一個4000平方米的巨型LED螢幕,每當夜幕降臨,石油館的色彩變得晶瑩剔透,如夢如幻。由於建築下面為5米高的玻璃幕墻,夜晚不發光,從遠處或空中看,石油館像是懸在空中的“油立方”。

  人一生要“吃”掉半噸石油

  帶著這樣美妙的第一觀感進入“油立方”,它開始顛覆世人對石油的認識:石油不僅僅與“開車族”有關,而且跟每個人的吃、穿、住、行的每個方面都息息相關。

  展區內有一條“衣通道”,既有李小龍這樣的影星塑像,也有時尚的模特,還有穿鯊魚皮泳裝的健將和漫步太空的宇航員,這告訴遊客,即使最前衛的服裝,也離不開石油中提煉的纖維,更不用説每個人平時的衣服了。科研顯示,人一輩子平均要“穿”掉290千克石油。

  儘管人們不直接吃掉石油,可一旦沒有石油,現代人還真難把飯吃下去——展館內的“食平臺”告訴人們,現在每天吃的食物,從培育、施肥、收割到物流,再到做成可口的美味端上餐桌,全過程都離不開石油及其衍生品的參與——人一輩子平均要“吃”掉551千克石油。

  “住空間”內的生活裝飾,讓人體會到石油的無處不在:塑鋼門窗、化纖壁紙、化纖布料、化纖地毯、PC(聚碳酸酯)衣櫃、PC家電外觀、PC燈具等,原來,家裏處處有“石油”——人一輩子平均要“住”掉3790千克石油。

  “行”與石油的關係最密切,最簡單的就是交通——人一輩子平均要“行”掉3838千克石油。

  此外,館內還特設了一個“娛樂”平臺:公園、水族館、影劇院、商場、健身房……借助蒙太奇手法,再現人們快樂生活的各個場景,這些都離不開石油。

  4D短片比《阿凡達》還刺激

  石油館中,一個最大亮點無疑是一段4D電影,很多遊客排長隊是衝著它來的。中石化江蘇石油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説,這部名為《石油夢想》的4D影片,是由《阿凡達》的技術班底打造的,讓遊客見證石油演變的百億年時光,配合影片情節,放映廳的座椅可以完成後仰、前傾、微顫、釋放氣味等10個動作,加上視覺的立體成像,比《阿凡達》刺激得多。

  觀眾全部坐滿後,服務員會提醒你,一定要頭靠上椅背,後身貼緊椅背,再雙腿伸直,才能感受到最佳效果。一批批觀眾看完,直呼過癮,尤其是幾個片段,讓人震撼不已:來到距今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代,海洋裏的無脊椎動物,一批批地悠然地從你的頭頂遊過,仿佛伸手可以摸到它;鯊魚作為海洋霸王,捕捉著獵物,血盆大口就在你頭頂上張開;原始熱帶雨林,大黃蜂像戰鬥機似的,成群地轟鳴而來,你好像是在下意識地不停地躲閃,可躲來躲去,還是有一隻飛到你的鼻子尖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一種毒汁炸彈,帶著清香,只是臉上感到濕乎乎的;沙漠下儲存著豐富的石油,上面是流沙,還有危險的響尾蛇在活動,只見它飛速地向你逼來,一下躥到眼前,你正要尖叫,它突然掉頭,扎進沙裏,緊接著,大腿下面傳來一陣起伏,好似響尾蛇正從腿下蜿蜒而過,身上不禁一陣寒顫。

  于英傑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