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國際參展

探秘新加坡館 創意住宅實現普通人豪宅夢(圖)

時間:2010-04-27 09:42   來源:東方早報

  世博會新加坡館像一個音樂盒,展示主題叫做“城市交響曲”。館內的主題展區也都與“音樂”有關。等待區的“獅城交響曲”為參觀者展示新加坡市民的生活。二樓的“城市交響曲”視聽區中會播放新加坡館的主題曲MV。三樓的“花園迴旋曲”更加絢麗,各種植物組成一個熱帶花園。

  音樂盒的創意,反映了新加坡的現實,它是歡樂的,它也是精巧的。因為新加坡土地有限,人口密度極大。正因為如此,新加坡政府的組屋政策,更值得借鑒。2001年8月,當新加坡政府宣佈將位於城市中心丹戎巴葛並面朝大海的兩座組屋重建時,很多人都相信這塊地處金融區的黃金地段會賣出一個好價錢。然而,這裡將建造的七座摩天大樓,事實上只是新加坡政府提供給普通居民居住的政府組屋。換句話説,這些房子不過是享受著政府補貼的公共住宅。房屋的售價,只有周邊私人住宅的三成左右。

  2009年12月,七座摩天大樓已然矗立海邊,設計師還巧妙地用天橋將這七座大廈在26層和50層分別連接起來,並在天橋上設置了“空中花園”。

  4月24日,上海世博園區,試運營中的2010 年上海世博會新加坡館中影音室裏四格螢幕正在播放新加坡館主題MV。早報記者 魯海濤 圖

  位於新加坡城市中心丹戎巴葛附近的一組政府組屋。目前,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比市價便宜很多的組屋內。

  早報特約記者 周浩發自新加坡

  CBD建政府組屋

  丹戎巴葛“摩天組屋”所在的區域,不僅是新加坡的金融中心,也是繁忙的丹戎巴葛港的所在地,目前的港口契約將在2027年到期,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規劃,港口契約到期後將不再續約,而是將這一區域開發為一個高尚生活區域。將這一區域稱為新加坡的外灘,一點也不過分。站在“摩天組屋”上,不僅能夠將新加坡一覽無遺,也能夠看到聖淘沙島和周邊的海景。新加坡政府把這塊黃金地塊拿出來,發展政府組屋,也表明其意圖在未來仍然大力推行政府補貼的居住模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教授亨利表示,“居者有其屋”被證明是新加坡最成功的政策之一,新加坡也是目前世界上房屋自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中央商務區域內建設新型的現代組屋,表明新加坡政府仍然會堅持這個已經有50年曆史的政策,為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有品質的生活保障。他表示,除了組屋外,新加坡也非常注重提供更加優質的交通和更加有效的醫療保障,以及更加友好的對外國移民和工作者的政策,以保證在未來的競爭中,新加坡仍然能夠保證其亞洲金融和航運中心的地位。

  “空中花園走廊”

  一般來説,組屋建設往往選用最簡單的建築結構,以保證將成本降至最低。但是,為了這項具有代表意義的組屋計劃,新加坡政府破天荒地為組屋舉辦了一次設計大賽。由於地塊處於市中心,其9.28的容積率相當於每英畝的土地上要放置將近300套住房,這種建築密度相當於普通組屋的3倍左右。摩天大樓式的設計幾乎是每家建築師事務所的必然選擇,而政府也希望建造更加氣派的“摩天組屋”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入住政府組屋。

  最終入選的ARC建築事務所則憑藉著大膽的 “空中花園走廊”的設計拿到了這項組屋工程。這個方案的特點是在組屋的第26和第50層分別架設空中天橋,將七棟組屋聯繫在一起,而天橋上則種植各種植物,使其成為“空中花園”。巧合的是,儘管設計者並不相同,但是世博會新加坡館的一個設計巧思也是在新加坡館的屋頂上設置一個“空中花園”。

  負責“摩天組屋”設計的邱平明表示,當時想到空中花園,並非完全由於其概念獨特,而是囿于土地面積實在太小,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空間和綠色,既然地面公園不可行,“空中花園”是唯一的解決方法。而用天橋把“空中花園”連起來,則是希望能夠更多地利用空間。用了天橋這個構思後,“摩天組屋”在26樓擁有600米長的跑道,可供居民日常跑步健身,而在50層頂層則擁有一個步行區域。此外,七棟建築被連接起來後,由於很多設施可以互相使用,也可以減少各項公共設施的整體數量,以留出更多的空間。

  在房屋外觀的設計上,設計師選用了“電源插座式”的構思,即在一套組屋內若干個窗戶上,分別設計凸式落地窗、有綠色植物的落地窗和陽臺等不同結構,使之看起來像一個電源插座上功能不同的若干插頭。

  “摩天組屋”建造期間,很多不明就裏的外國人向地産仲介打聽,怎樣才能購買到這個豪宅單位,當得知這是一套僅供新加坡中低收入人群購買的“經濟適用房”後,很多人都深感驚訝。

  普通人的豪宅夢

  “摩天組屋”從2004年開始向公眾出售,儘管其地點優越,並且設計精巧,但政府為其的定價仍與一般組屋售價相近。有意購買該組屋項目的新加坡公民,需要提前遞交申請,最終購買者由建屋發展局(HDB)通過抽籤産生。經過多次發售,到2009年最後一批組屋發售時,其價格已經比最初發售時提高了50%,為每套45萬至65萬元新幣,但這一價格仍在多數家庭的承受範圍之內,並且只有周邊私人住宅的三成左右。2009年12月13日,第一批居民領到了“摩天組屋”的鑰匙。

  在2009年12月13日當天拿到鑰匙的May對記者表示,她和丈夫在2006年申請這幢組屋的四房式單位,當時的價格在30萬元新幣左右,她跟丈夫兩個人的月收入差不多在7500元新幣,還貸的壓力不是很大,她計劃裝修之後入住自己的新居,同時也計劃在2012年生小孩。她高興地説,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新加坡人,從來沒想到能住在如此市中心的地方,儘管未來仍有房貸和孩子的消費壓力,日常生活消費也在不斷上升,但憑藉夫妻兩人的努力,肯定能夠讓生活過得更好。

編輯:董潔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