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十月,中國收穫喜悅
 
 
  來源:      日期:2005-10-14 16:16

 

  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曹智、田兆運、黃明)中國的十月,喜氣洋洋,豪氣沖天;十月的中國,陽光燦爛,前程似錦。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神舟飛船又一飛沖天,載著兩名中國航太員開始了多天的寰宇巡行。這次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制定描繪了我國在新世紀第二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這次航太飛行,將開展一系列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繼續突破載人航太的基本技術,繼續進行科學實驗,繼續考核和實驗載人航太技術,為我國最終建成空間站做好準備。

  備受世人矚目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使關鍵時期的中國,在未來5年裏,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品質,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它表明“中國將進入到一個全面改革、全面開放、全面創新的時代。”

   如果説,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90年代初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次大的改革促進了生産力兩次大飛躍,那麼,“十一五”期間改革創新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備受世人矚目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是我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是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戰略進入第二步任務的重要開局。從“五”到“六”,不過一個小小的數字增加。而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六號,短短兩年的時間裏,我國的載人航太飛行就實現了從一人到兩人,從一天到多天,航太員活動範圍從返回艙進入到軌道艙……登高望遠,腳踏實地,我國邁向太空的步伐堅定且從容。

  神舟六號擔負著檢驗我國“多人多天”太空飛行能力的使命。中國航太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自信地説,如果這次飛行順利的話,將會為下一步的航太員出艙活動、航太器交會對接以及建立空間站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會召開、飛船上天,發生在這金秋十月的兩件盛事,讓我們切實聽到了我國前進的腳步聲,切實感受到了國家經濟社會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自從56年前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年年十月,就成了中國收穫的季節、喜悅的季節。

   2005年的金秋十月,遨遊在太空中的神舟六號,更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程上闊步前行的中國綻放開一朵盛大的禮花。

  就在神舟六號翱翔天宇的當晚,規模盛大的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又在南京隆重開幕。應邀出席開幕式的國際奧會主席羅格指出:“中國在2004年的雅典已經創造了歷史性的體育成就,相信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的體育將再上一個臺階。”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羅格先生的祝福,將激勵起全國人民參與體育活動和健身的熱情,讓我國真正成為體育大國、健康強國。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崇尚科學、愛好和平的中國,一定會在和平利用太空資源、讓太空真正為人類造福的新領域,大有可為。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即將圓滿完成“十五”計劃的中國,也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信心百倍地邁出新步伐,再創新輝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