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四號2002年12月30日發射
 
 
  來源:      日期:2005-10-11 16:22

 

  北京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成功著陸,順利完成預定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第四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02年12月30日淩晨,“神舟”四號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由“神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按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6天零18小時,環繞地球108圈。

  北京時間2003年1月15日18時27分,當“神舟”四號飛船環繞地球運作第107圈、飛臨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時,在那裏待命的“遠望”三號航太測量船向其發出了返回調姿命令。飛船隨即建立返回姿態,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制動發動機點火,開始從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穿越大氣層後,在內蒙古中部草原上成功著陸。擔負飛船回收任務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著陸場站及時發現了目標,在陸軍航空兵部隊的配合下,對飛船返回艙進行了成功回收。

  “神舟”四號飛船在軌運作期間,廣大參研、參試科技人員、幹部、職工和解放軍指戰員團結協作,精測妙控,為確保飛船安全運作和成功回收,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作崗位上。

  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統一調度分佈在三大洋上的四艘“遠望”號航太測量船以及各有關地面測控站,按照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制定的測控方案,對飛船進行了持續跟蹤、測量與控制:向飛船發出了一系列遙控指令和控制數據,確保飛船在太空成功實施了太陽能帆板展開、軌道機動、姿態確定等數百個動作;飛船繞地球飛行中,按預定計劃實施變軌,使其由橢圓軌道進入圓軌道,同時還對飛船實施了軌道維持。

  “神舟”四號,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一致。此間專家稱,“神舟”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返回,表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技術日臻成熟,為最終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神舟”四號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各種試驗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寶貴的飛行試驗數據和科學資料,圓滿完成了預定試驗任務。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