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發射
 
 
  來源:      日期:2005-10-11 16:22

 

  2002年3月25日,曾經成功發射“神舟”一號、“神舟”二號飛船的大漠航太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今天再次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神舟”三號將從這裡飛向太空。

  遠遠望去,雄偉的發射塔在108盞聚光燈的映襯下,如頂天立地的巨人;托舉著飛船的運載火箭,依偎在它寬大有力的懷抱裏,顯得莊嚴而神秘。

  21時15分,隨著“各號注意!1小時準備!”的密碼,各路人馬立即進入臨戰狀態。

  “神舟”三號飛船可謂全副武裝,船上所有分系統均參加飛行試驗,飛船內裝載了具有人體代謝功能和生理信號的模擬人,“他”能生成心電、呼吸、體溫及血壓等與真人一樣的生理信號並傳回地面。此次發射還正式啟用了逃逸救生系統,一旦發射出現意外,這套系統可確保航太員的人身安全。

  北京航太城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指控大廳裏,4塊面積為48平方米的巨幅液晶大螢幕上顯示著從酒泉載人航太發射場傳來的壯觀畫面:高大的發射塔架,擁抱著乳白色的巨型運載火箭,火箭上端承載著中國航太的驕子——“神舟”三號飛船。大螢幕上標示飛船飛行時間、北京時間、任務時間,同時不斷地跳躍著各種飛行控制數據。數百台終端微機的顯示屏上跳動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字。境內外和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上的測控站、測量船,宏亮、準確的報告聲在大廳裏此起彼伏。氣氛熱烈、緊張、有序。

  22時14分,“1分鐘準備!”人們的心跳開始加快,神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10、9、8、7、6……”“點火!”“起飛!”。22時15分,巨型運載火箭噴射出一團桔紅色的烈焰,托舉著“神舟”三號飛船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小小的亮點,最後隱入無窮的天際裏。

  就在飛船進入蒼穹的瞬間,描繪出我國西北地區版圖和火箭飛行理論曲線的大螢幕上隨即出現一個小小的紅色亮點,標示著船箭實際飛行的曲線緩緩地向前延伸……

  “發現目標”、“跟蹤正常”……來自地面測控站和遠望號測量船的測控數據源源不斷地匯集到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

  “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二級關機”……火箭飛行583秒鐘後,指揮控制中心報出了“船箭分離”這一振奮人心的喜訊。10分鐘後,“遠望一號”測量船從遙遠的海域傳來了飛船準確入軌的報告。頓時,大廳內、觀禮臺上、曠野裏、大路旁,掌聲經久不息。人們歡呼著、跳躍著,互相擁抱,激動與喜悅的淚水流淌在一起!

  “神舟”三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後,在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的調度下,我國陸海基航太測控網對飛船持續跟蹤、測量與控制。北京指控中心向飛船實時發送了一系列遙控指令,使飛船在太空順利完成了太陽能帆板展開、飛行姿態調整等動作。當飛船繞地球運作至第五圈時,在地面控制下,準確啟動了飛船上裝載的變軌發動機,成功將飛船由橢圓形軌道推入到圓形軌道。

  27日16時32分,“神舟”三號已環繞地球飛行整整30圈。當飛船再次飛經我國渤海灣上空進入地面測控弧段時,飛船上傳來的清亮悅耳的女性話音:“請航太員穿好宇航服,坐到座位上,係好安全帶。”原來這是科技人員適時進行的天地語音傳輸試驗,這也是“神舟”首次從太空傳來的美妙聲音。

  29日15時,“神舟”三號飛船已經在預定軌道上運作了60圈。15時30分,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通過相關地面測控站啟動了飛船軌道維持工作程式。18時15分,當“神舟”三號飛船環繞地球開始第61圈飛行時,飛船上裝載的小動量發動機按程式成功啟動。約8秒鐘後,飛船重新進入平穩的飛行狀態。隨後,守候在大西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向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傳來數據,結果表明這次軌道維持取得圓滿成功。

  4月1日16時,正環繞地球作第107圈飛行的“神舟”三號進入南大西洋上空。

  16時03分,指揮員發出返回準備指令。16時05分,制動發動機點火指令發出並成功執行。16時15分,飛船由北向南穿越赤道上空,開始了第108圈飛行。某測控站適時發出指令,飛船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返回艙開始向著中國版圖上空作慣性飛行。

  飛船以驚人的速度與大氣層劇烈磨擦,猶如一個閃光的火球,船體外部産生電漿層,形成電磁屏,飛船進入黑障時,致使地面與飛船通信暫時中斷。時間一分一秒地向“零時”逼近,飛船與著陸區的距離越來越近。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100公里外的前置雷達站傳來的報告打破了短暫的沉默。“神舟”三號在飛速下降……

  “空中搜索開始”。密碼下達,只見在搜索指揮車內顯示的電子地圖上,代表4架直升機的四色曲線開始向預報落點會聚。指揮員拿著地圖,根據落點預報,不斷分析著落點範圍,研究著行車路線。車上的新裝備“搜索態勢系統”準確地顯示出空中分隊、地面分隊的行進情況以及地形、地貌等各種資訊,為指揮部的即時決策提供依據。

  “‘回收二號’發現目標!”,根據前置雷達站提供的引導數據,著陸場測量站在第一等待點準確捕獲目標。當飛船距地面30公里時,測量站操作員果斷地向飛船發出“回收主電源接通”的重要指令。

  “主電源接通,回收著陸程式啟動。”、“跟蹤正常”……有關飛船的各種資訊數據源源不斷傳向空中和地面的搜索分隊,車載電腦顯示屏上各種相關數據在不斷的跳動。

  16時33分,著陸場傳來洪亮的報告聲:“主著陸場雷達發現目標。”直升飛機迅速飛向目標空域,地面回收人員緊急行動。

  16時38分,晴空迸發一聲驚雷,標誌著飛船降落主傘已打開。“‘回收三號’發現目標!”,空中搜索分隊傳來令人激動的消息。只見在藍天白雲間出現了一個五彩的斑點,“神舟”三號張著巨大的降落傘,宛若一位身披彩衣的飛天女,在湛藍的穹頂踩著優美的弧線,輕盈地向地面飄來。

  “我們看見飛船了!”“‘神舟’回來了!”。搜索隊員們紛紛把手指向天空,激動的心情難於言表,車隊裏一時歡聲雷動。伴著搜索車輛發動機的轟鳴,搜救隊員立即登車,按照北京中心通報的落點,迅速標定位置,熠熠生輝的橘紅車隊仿佛一條經風馳電摯般向飛船奔去。

  16時51分,飛船在離地面1米時,著陸緩衝發動機同時噴射出赤紅的烈焰,托舉著返回艙安全著陸。

  “神舟”三號勝利地返回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次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