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號2001年1月10日發射升空
 
 
  來源:      日期:2005-10-11 16:21

 

  2001年1月10日淩晨,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戈壁灘,氣溫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此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燈火輝煌,數以千計的科技人員正緊張地進行“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的最後準備工作。

  夜幕籠罩下的發射塔,在近百盞聚光燈的照射下,仿佛一座玲瓏剔透的水晶宮。這是一座專為載人航太工程而建設的現代化發射塔,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就是從這裡發射升空的。

  離發射還有40分鐘,發射塔上21歲的操作手按下控制開關,環抱飛船的最後一組平臺緩緩打開,乳白色的箭船組合體展露出來,飛船上的五星紅旗圖案格外醒目。

  數小時前,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把3個生物培養箱小心翼翼地放進保溫箱,蓋上棉被,送進了飛船返回艙。發射時,震動會不會對生物有影響?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生物會發生什麼變化?他們都作了詳盡測算。

  “點火!”“起飛!”。1時整,“神舟”二號奔向茫茫宇宙。

  10分鐘後,海上測量船傳來飛船準確入軌的參數。頓時,發射現場響起潮水般的掌聲。

  10日21時,中心調度指揮員下達了變軌的指令,2秒鐘後,飛船上的發動機一次點火成功,在發動機的推力作用下,飛船成功由橢圓軌道進入了圓軌道。

  12日,“神舟”二號飛船變軌後,又以圓軌道在太空中繞地球飛行了31圈,軌道高度在飛行中逐漸出現衰減。20時24分,進行軌道保持的控制數據指令向飛船發出。“數據注入成功!”北京指揮控制中心調度指揮員的報告,令現場每個人都興奮不已。不久,從飛船上傳回的數據表明,飛船已按照指令成功進行了軌道調整。

  16日18時33分,當“神舟”二號在繞地球的第107圈飛行中飛臨南大西洋預定海域。“發現目標!”隨著操作人員的清晰報告,船載雷達天線穩穩地跟上了剛從海平面出現的“神舟”二號飛船。與此同時,船載其他各測量通信設備也按預定方案,準確及時地捕獲跟蹤目標,獲取飛船各種有效數據。一道道數據鏈和遙控指令,連續不斷地從“遠望三號”發送到“神舟”二號飛船上。

  “一次調姿!”飛船飛行姿態開始調整。

  “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微光電視上原來顯示飛船的那個亮點,暫態變成了兩個。“分離成功!”人們驚喜地歡叫起來。

  “二次調姿”、“制動開始”、“制動結束”,伴隨著各項指令的繼續下達,只見顯示屏上的一個亮點,正在向下方運動。這就是分離後的飛船返回艙,它已從飛行姿態轉為返回姿態。

  19時,整個飛船著陸場一片寂靜,各種跟蹤測量設備翹首以待,時刻準備捕獲目標。4架直升機和6輛搜索車已進入指定位置,待命出發。

  “飛船進入黑障區!”前方測量站報告。這表明飛船已進入距地面80公里的大氣層。返回艙表面與大氣層劇烈磨擦,産生電漿層,形成電磁遮罩,致使地面與飛船失去聯繫。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著陸場前置雷達站的報告打破了現場的沉默,有關飛船的各種資訊源源不斷傳來。返回艙著陸後,向外發送信號。

  “直升機起飛!”指揮員一聲令下,4架早已整裝待發的直升機騰空而起,迅速向飛船著陸點飛去。

  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遨遊太空7晝夜,終於勝利地返回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二次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