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記河北省順平縣蒲陽鎮黨委書記馬鎖紅

時間:2011-02-08 14:03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2年來,在革命老區河北省順平縣這塊凝聚著光榮與驕傲的土地上,一位鄉鎮幹部輾轉5個鄉鎮,幹一處響一方,譜寫著對黨的事業的無比忠誠,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愛。

  他叫馬鎖紅,男,36歲,現任順平縣蒲陽鎮黨委書記。在鄉鎮工作12年來,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求真務實,踏實苦幹,親民愛民,無私奉獻,把一片赤誠的真情傾注給了基層幹部群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産黨員、一名領導幹部對黨的忠誠。

  真抓實幹 一心為事業

  “勇於肩負重擔,敢於承擔責任,堅決完成任務。”這是馬鎖紅對蒲陽鎮全體幹部提出的要求,也是自己的座右銘。他身先士卒,心繫群眾,依法徵用,和諧拆遷,佔地1300多畝的順平縣城東部新區開發工作順利推進,縣城緯十街、經五路等重點工程的徵遷任務20天時間完成,且未發生一起信訪案件,創下了全縣徵遷佔工作的新記錄;他親商重商,急其所急,想其所想,佔地700多畝的新興工業園區規模不斷擴大,2個上億元項目、6個超千萬元項目成功入駐,年工業産值達7.2億元,全鎮經濟總量明顯提高,發展步入快車道;他開拓創新,便民為民,率先在全縣建成便民服務大廳,集中全鎮與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事項,設立4個窗口統一辦理行政許可項目和公共服務項目,統一制定了工作流程、行為守則,鎮幹部掛牌上崗,文明服務,轉變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群眾歡迎。2010年2月被評為省“十佳服務窗口”;他聚全鎮之力,多方籌資500多萬元,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全鎮33個村全部建成了“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娛樂、人民調解”六位一體的標準、規範的活動場所,全力打造“黨建精品鄉鎮”。

  “責任比權力重要,實幹比空説重要,律己比管人重要。”這是這位年輕的70後黨委書記總結的三句話,並一直以此自勉。在山區鄉,他積極探索林果業“公司+協會+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建成5000畝優質紅富士生産基地,被評為“中國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為促進農民增收,他親自帶領村幹部、村民代表到山東壽光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建成了千畝大棚蔬菜示範基地,每畝增收4000多元;在縣城所在的蒲陽鎮,他不為利益所迷惑,不為情面而讓步,嚴格要求,以身作則,科學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國慶安保期間,他守土有責,為國分憂,為民排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確保一方平安,社會持續和諧穩定,全鎮經濟發展迅猛。

  心繫百姓 一腔為民情

  “愛民才有為,富民才有位。”這是馬鎖紅始終堅守的群眾觀和政績觀。上任伊始,他就堅持每天上午7點半到崗,接待來訪群眾,無論什麼人,無論任何事,都耐心細緻的解決處理,並親自調查情況,親自出面協調,親自督導落實。長期以來的堅持,使“有事到服務大廳,難事找黨委書記”成為來訪群眾的“口頭禪”,拉近了幹群關係,促進了工作開展,玫瑰園徵地、保阜高速取土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迅速得到化解,西顯陽村磚窯、南街村工作不規範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功得到解決,全鎮信訪量大大減少,信訪導向明顯好轉。靳蘭芬、李金仙是兩位年逾七十的老人,思想比較偏激,難以與之溝通,為了村裏鄰里糾紛經常到鎮上反映問題,他把她們當成自己家裏的老人,拉拉家常,噓寒問暖,化解矛盾,解決困難,用一腔真情打動了兩位老人的心,贏得了她們的理解和支援。

  “把群眾的實際困難真正解決好,我們才能夠得到群眾的擁護。”他經常用這句話告誡身邊的同志,也告誡自己。他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隨身攜帶民情日誌,誰家最困難、哪戶最需要照顧,都記得一清二楚,逢年過節必派工作人員或自己專程幫扶救助。去年,得知該鎮東莊村8歲的女孩韓衝患了白血病,家境貧困無錢醫治,他帶頭捐款1000元,並號召全鎮幹部職工獻愛心,一天時間捐款3萬多元,點燃了孩子的生命之光。今年開春,他協調縣農業局為東街村提供了優質小麥、玉米品種和農資物品,建成了千畝優質糧食生産示範基地。

  “窮不讀書,窮根不斷;富不讀書,富不長久。”這是他勉勵高二學生劉紅的一句話。劉紅的父母操勞成疾,家境十分困難,面臨輟學。他聞知後主動將她作為自己的資助對象,每學期拿出1000元送到她手中,解決生活困難,鼓勵她安心學習、立志成才,並表示一直資助她上完大學。現在,劉紅經常寫信向他彙報學習生活情況,一提起自己的“恩人”,就禁不住熱淚盈眶。同時,他還聯繫著1名老黨員、1個貧苦戶和1名下崗職工,幾年來累計向這些聯繫戶捐款上萬元。他紮根基層12年,深受群眾信任,以前工作過的鄉鎮幹部群眾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事情還總是來找他,他也總是儘量幫忙辦好。

  感恩重孝 一顆赤子心

  馬鎖紅出身農家,深知養育自己的父母恩重如山,更深知農民群眾的艱辛與困苦。在人們眼中,他既是工作上敢於負責、勇於創新的好領導,也是孝順父母的好兒子、體貼妻子的好丈夫、疼愛女兒的好父親。他“聽父母之言,讓父母放心;報父母之恩,讓父母榮耀”,把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作為最大的“孝”,工作時忘我投入,一有時間總不忘看望父母。他視群眾為父母,把心繫群眾、關注民生放在首位,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科學規範開展各項工作。他視同事為手足,對每一個幹部都挂在心上,無論大事小情他總會盡力幫助解決。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一名普通鄉鎮幹部突患重病、昏迷不醒,他顧不上嚴冬的寒冷,急忙叫醒司機,親自把病人送往保定,直到病人恢復意識,度過危險期,才離開病房回到鄉鎮開展工作。

  一心為民終不悔,功在桑梓報春暉。2007年他被評為保定市優秀黨務工作者;2008年被評為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被評為保定市政德模範,被推薦為全省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模範個人。蒲陽鎮2009年被評為“經濟工作先進鄉鎮”,連續多年年度考核實績突出。他以對黨的無限忠誠、對群眾的無限熱愛,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