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精心打造 上海外灘源顯露迷人風采

時間:2010-04-30 16:56   來源:新華網

3月28日,上海外灘竣工嶄新亮相。當日,經過建設者為期33個月的精心施工,上海市外灘地區綜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並向社會開放。此次外灘改造工程涉及外灘通道建設、濱水區改造、滲透墻建造、排水系統改建、公交樞紐和地下空間開發等六大工程項目。

3月28日,上海外灘竣工嶄新亮相。新華社發(朱嵐 攝)

  新華網上海4月30日電(記者潘清)有著“外灘皇冠上的明珠”美稱的外灘源,在歷經8年的精心打造後,開始顯露其迷人風采。30日,位於外灘源一期核心區域的公共綠地和圓明園路特色景觀街首次對公眾開放。

  外灘源位於外灘金融集聚帶北端,蘇州河、黃浦江交匯於此。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風貌區綜合改造項目、上海市重大工程項目和上海世博會配套工程,啟動於8年前的外灘源項目承載了上海市民對傳承城市文脈的希冀。

  如今,一期核心區域的建成讓外灘源漸漸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其中,外灘源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4萬平方米,除原有的27棵古樹名木外,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抗擊外敵的炮臺遺址等歷史遺跡也得以保留。

  位於外灘源公共綠地西側的圓明園路特色景觀街,北抵南蘇州路,南至北京東路,全長276米、寬16米。這條步行街將城市綠地與沿街8棟保護、保留歷史建築連成一體。徜徉其間,人們或可體會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處。

  外灘源不僅是外灘的地理起點,更因擁有外灘地區最早建成的一批歷史建築,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外灘源頭。但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優秀歷史建築未能獲得足夠保護,新建築開發缺乏嚴格規劃控制,外灘源的典雅美麗被漸漸掩蓋。

  據外灘源項目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傅勝毅介紹,啟動於2002年的外灘源項目建設,以“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為原則,力圖盡力發掘歷史建築的潛在人文價值,恢復和保留街區的古典風貌。歷史建築的改造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通過功能重整及設施更新,變“古舊”為“經典”。

  在已初步建成的外灘源一期項目中,除3月18日正式對外營業的上海半島酒店,以及即將開放的外灘源公共綠地、圓明園路特色景觀街外,原英國領事館也將於近期以“外灘源壹號”的暫定名投入試運營。此外,“上海外灘美術館”定於5月初開館。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