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門票”到“網上世博” 資訊技術助力世博

時間:2010-04-29 09:16   來源:經濟日報

  從交通出行到買票參觀,從“手機門票”到“網上世博”,資訊化已滲透到上海世博會的每個角落——— 資訊技術助力精彩世博

  被譽為“油立方”的上海世博會石油館是一座表面呈管道編織狀的淡藍色建築,外表是4000平方米的電子螢幕,可以在夜幕下展現出晶瑩剔透的光影效果。                                    新華社記者 裴鑫攝

  一名在世博園區工作的志願者(右一)正在向遊客介紹如何使用場館參觀預約機。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上海世博會資訊通信館建築聚焦“流動的資訊”,造型上取消了所有的轉角,形成流暢的線條,以此表達“無限溝通”的理念。記者 趙晶攝

  臨出門前,點擊滑鼠,就能對交通狀況“盡在掌握”;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盡覽世博美景;只需要掏出手機輕輕一刷,就能輕鬆入園參觀……

  智慧交通

  資訊技術 確保暢通

  上海世博會歷時6個月,預計參觀者將超過7000萬人次,平均每天40萬人次,高峰時可達到60萬—80萬人次。如此龐大的客流,很容易形成局部擁擠、交通困難。各種資訊技術的應用,將有效地緩解這一狀況。

  據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資訊化部部長周衛東介紹,目前,一套被稱為“世博會綜合服務系統”的資訊平臺上已經整合了40多個子系統,各項數據都集中在後臺統一處理,從世博會每天的活動安排,到實時指揮調度,都可以通過這套系統進行。

  在世博會管理中,對客流的精確掌握成為重點。“可視化的智慧識別系統通過園區內成千上萬個攝像頭進行識別,判斷人流是否正常,並將這些數據提交到客流引導系統,再通過世博園內部和上海市區乃至周邊地區的街道大螢幕、手機終端、網際網路等各種方式,實時向觀眾報告目前道路和場館參觀情況。”周衛東説。

  園區出入口擠不擠,上網一看便知。日前,上海世博會交通服務資訊工程正式建成並投入試運作。該項目除了支撐世博交通運作管理外,還向社會公眾提供7種交通資訊人性化服務方式,為世博參觀者和上海市民提供出行路徑。

  這7種交通資訊提供方式分別是:上海世博交通網、世博交通指南、廣播電視、世博交通諮詢熱線、可變資訊標誌、手機和車載終端以及自助查詢賓館觸摸屏等。

  與此同時,在黃浦江面,資訊技術也為世博水上交通築起了一道“防火牆”。通過GIS世博水上安保指揮系統、“全球眼”、三維監控系統等一系列高科技水上監控設備,在電腦大螢幕上,就可以清晰觀測到黃浦江航行船舶的動態,船舶抵達世博核心水域的預計時間等資訊能被電腦精確計算到秒。

  網上世博

  精彩世博 觸手可及

  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從空中俯瞰世博園區;移動滑鼠,就可以逛遍各個場館。今年的網上世博會,將這一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點擊www.expo.cn走進網上貴州館,迎面而來是一股鮮明的酒文化和綠色避暑勝地巧妙糅合在一起的醇香又清新的氣息。通過羅盤的旋轉,在三維貴州版圖上,可以了解當地的人文、史地、資源和城市風貌等六大類資訊。在二樓的風雨橋回廊上,具有貴州特色的刺繡、蠟染、剪紙、大方漆器等歷歷在目。

  “網上世博會”無疑是上海世博會的一大亮點。上海世博會也因此成為世博會歷史上首個同時擁有實體世博會和網上世博會的世界博覽盛會。

  據了解,與傳統的官方網站不同,今年的網上世博會將採用多種多媒體及視頻技術,更強調為觀眾提供互動式的導覽和展示。

  通過使用三維動畫技術,網上世博會為瀏覽者提供了一種“主觀視角體驗”的遊園方式。點擊任意一個場館圖標,就會出現該場館的三維立體視圖。瀏覽者可以選擇平視、俯視兩個角度,還可以選擇日景和夜景兩種光照模式,獲得更多的視覺體驗。尤其特別的是,瀏覽者可以在頁面上點擊按鈕,旋轉三維視圖得到360度的全景視角體驗,仿佛身臨其境地參觀園區。

  手機門票

  一機在手 方便快捷

  設想你在5月的某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起床,開始為參觀世博會做準備。出門前你應該會清點自己要帶的東西————錢包、相機、公交卡,以及手機。怎麼沒有世博門票?不用擔心,門票裝在手機裏了。

  在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幕當天,百年曆史的世博會將會刷出第一張“手機門票”。這種“手機門票”,並不是傳統的紙質票證,而是一張具有RFID非接觸通信功能的全新SIM卡,大小與傳統的手機SIM卡一致————裏面不但有世博門票的必要資訊,而且有用戶手機原來那張SIM卡的所有功能。

  在世博場館入口處,參觀者會看到很多類似地鐵入口刷卡機的裝置。像刷公交卡一樣,只需在檢票口將手機放到特定的感應區域“刷”一下,揮手之間就能完成檢票過程。這種RFID技術,將門票等業務數據安全地存儲在SIM卡內,通過空中下載和非接觸通信技術的結合來實現手機票的購買、選票、檢票等功能,大大簡化了門票等各類憑證的發行、購買和配送過程。

  小小一部手機,將在世博會上大顯神通。據悉,“手機門票”還具有消費支付的功能。參觀者只需將手機貼近POS機感應區,即可完成手機支付。對每一筆成功支付的交易,用戶都會收到及時的短信提醒,告知交易結果。

  “手機門票”,能讓假票無處藏身;確保遊客進入世博園區的檢票時間不超過20秒;隨著每位遊客“刷票”進入,管理部門還能掌握實時客流數量,有效引導。另外,通過電子標簽與手機的綁定,只要在展區的感應裝置上輕輕一照,就能將展館的資訊,通過短信或者電子郵件發送給你。

  自主技術

  彰顯實力 開啟未來

  在上海世博會上,一大批前沿資訊技術和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紛紛亮相,在全方位服務世博的同時,也將展示我國資訊通信領域發展的美好前景。

  在世博園區一抬頭,就能望見空中懸浮著一個巨大的飛艇狀氣球。這套被稱為“車載係留氣球監測系統”的項目,是由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承擔並自主研製的,將在世博園區上空全天候監測地面的人員流動、車船動向、大氣狀況,並擔當應急通信角色。

  在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電信推出了多項自主新技術、新産品。如安裝在海事巡邏艇上的“移動全球眼”,看護著世博水上平安;納入國家863科技項目的自動語言翻譯系統應用於962010世博多語言熱線;首個IPv6試商用網路也覆蓋整個世博園區。

  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被稱為“準4G”的TD—LTE技術,也始於上海世博會。4月15日,全球首個TD—LTE規模演示網在上海世博園區正式開通,這也是一張包含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準4G網路。

  據中國移動有關人士介紹,TD—LTE的傳輸速率達到了驚人的70Mbps,是3G的數十倍,也是世界通信業4G技術的發展方向。此前北京奧運會上媒體記者所採用的“即拍即傳”,在世博會上升級為“即攝即傳”。上傳的將不再僅限于高清照片,更支援高清視頻內容;安保人員將對園區各處實現高清移動視頻監控;在園區內的公交車和黃浦江的遊輪上,通過大螢幕可以收看園區內的高清實況直播……基於TD—LTE的特色業務還包括高清視頻會議、高清實景導航、無線高速上網等。(記者 李會)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