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成立60週年 -- 評論綜述

羅富和:人民政協是民主黨派發揮作用的廣闊舞臺

時間:2009-09-17 14:07   來源:《人民政協報》

  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和多黨合作制度確立60週年。6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協匯聚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人士,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主要職能,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政協創造了“協商民主”這一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相容並蓄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60年的實踐證明,人民政協這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符合我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不斷發展進步,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60年來,人民政協的成立、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團結奮鬥,離不開多黨合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離不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建設。隨著民主黨派“參政黨”性質和地位的確立,人民政協日益成為民主黨派參與政治協商,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廣闊舞臺。

  60年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時任中國民主促進會領導人的馬敘倫、許廣平、周建人、王紹鏊、雷潔瓊等10名正式代表(另有3名會員為候補代表)出席會議,和其他代表一起通過了參與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馬敘倫在全體會議上發言,表示“用最大的努力”,“共同建立光輝燦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30年前,周建人、葉聖陶、雷潔瓊等老一輩民進領導人堅持貫徹與中國共産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民進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教師法》、《職業技術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的制定和實施提出了建議;在全社會提倡尊師重教,持續多年努力促成國家恢復建立“教師節”。

編輯:李丹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