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人民大會堂3月5日訊 現場報道組報道: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會上,朱鎔基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朱鎔基說,五年來,我們的主要工作體會,第四是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切實加強再就業工作和社會保障體係建設。
五年來,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知難而進,敢于碰硬,打了一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戰。
一是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積極推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符合條件的國有大型企業改制上市。
五年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境內外新增上市公司442家,累計籌資7436億元。包括境外籌資352億美元。
二是建立企業優勝劣汰的機制。支持具有優勢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進一步的做強做大,使他們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同時,國家制定了一係列的政策措施,使一批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和資源枯竭的礦山平穩實施破產關閉。
三是減輕企業負擔和歷史包袱。結合國有商業銀行集中處理不良資產的改革,成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確定對符合條件的58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實施債轉股的企業降低了資產負債率,多數已經扭虧為盈。
四是積極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加強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和質量管理,全面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五是大力加強企業外部監管,國務院先後向192個重點國有企業以及一批國有金融機構派出了監事會,對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領導人實行了經濟責任審計。
國有企業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進展,至關重要的是,堅持實行鼓勵兼並、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實施再就業工程的方針,切實搞好再就業工作和社會保障體係的建設。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制定和實行了一係列的政策措施,對下崗分流人員,通過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並且代繳社會保險,促進實現再就業。對關閉破產企業,首先要妥善的安置職工。1998年以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達到2700多萬人,90%以上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先後有1800多萬人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實現了再就業。同時逐步的完善“三條保障線”,各級政府逐年增加社會保障和再就業方面的資金投入,2002年由中央財政用于“兩個確保”和“低保”的資金達到594億元,是1998年的6.2倍。從2001年起來,在遼寧全省進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係的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為在全國逐步推廣積累了經驗。
實踐表明,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促進再就業、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的一係列方針政策是正確的,是相互配套的完整體係。只有全面貫徹執行,才能保證國有企業改革目標的實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