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人大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兩會側記
兩會側記


 

“中國熊貓之父”潘文石:收牛糞的科學家
 
 
  來源:      日期:2003-03-09 11:42

    村口一紙“收購牛糞”的告示著實讓廣西崇左縣岜旦屯的鄉民們吃了一驚。人稱“中國熊貓之父”的老潘要這臭烘烘的牛糞做啥?
  吃驚歸吃驚,牛糞還是送來了兩大車。在大家疑惑的目光裏,老潘讓人把這些牛糞和從山上割來的荒草投入事先挖好的沼氣池,三天后池中竟冒出了可以用來燒水做飯的沼氣!
  這是2000年12月發生在廣西西部喀斯特石山區的一個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告訴記者,廣西西部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喀斯特石山區之中,居住著十多個民族,共約2500萬人口,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使這裡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最美的地區之一。然而,在長達7年的野外考察中,他發現過度砍伐導致的石山石漠化正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
  北回歸線兩側歷史上曾經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後來由於氣候的改變及人類過度開發大都成為沙漠。喀斯特石山區是這黃色沙漠帶上僅存的一塊綠洲!潘文石教授説,在實踐中,大家認為推廣沼氣池是一個有效的、經濟的和可行的辦法。沼氣既能燒火煮飯,又能點燈照明,可以極大地減少砍柴的數量,節省開支。當植被得到了保護,便可減少水土流失,阻止石山石漠化發展,地方性氣候也得到了改善,生物多樣性便逐步得以恢復。他那次“收牛糞”的現身説法,對附近村民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科普和環保教育。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沼氣池建設在當地很快得以推廣。

  經濟的大踏步飛躍絕不能以生態破壞為代價!作為政協委員,潘文石説自己將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撥出專門資金資助桂滇黔川石漠化山區修建沼氣池,讓生活在這片綠洲上的2500萬人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讓北回歸線沙漠帶上的這片綠洲永存于地球之上。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