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人大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兩會側記
兩會側記


 

政協委員高度評價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來源:      日期:2003-03-05 08:48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委員4日對全國政協九屆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新老委員們暢所欲言,高度評價全國政協5年來走過的不平凡歷程,期望在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天地裏,人民政協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時取得新成就。
  讚許:5年不尋常
  委員們在討論時不約而同地提到,報告文風樸實,實事求是。對人民政協5年來服從和服務於全國工作大局,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委員們交口稱讚。
  新聞出版界劉濟民委員認為,政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工作活躍有序,注重實效,每年都有新舉措,民主氣氛非常好。經濟界陳洲其委員指出,政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在參政議政上做得有聲有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也取得很大進步,是卓有成效的5年。
  文藝界葉少蘭委員説,政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充分調動了委員的積極性,收到17000多份提案,形成了186份專題報告或建議。這些提案、報告、建議得到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顯示了政協的“智囊團”作用。
  婦聯界于小文委員説,過去5年政協工作在以往基礎上再創佳績,可圈可點。她認為有這樣幾個亮點:搭建了政協發揮職能的平臺,對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認真協商監督;建言獻策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説明政協委員的關注點同國家的發展結合緊密;人民政協工作在規範化、制度化、程式化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
  心聲:團結奔小康
  委員們認為,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是中共十六大召開後各黨派、各界別人士共同研究如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奮鬥目標的歷史盛會,是實現全社會動員的極好時機。
  社科界委員、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説:“民族復興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政協委員有義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獻計獻策,並且發揮自身優勢,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擴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統一戰線。”
  委員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界別特點暢談心聲。僑聯界委員林明江表示:政協應進一步了解僑情、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為實現全面小康、振興中華做出新的貢獻。青聯界委員孫萍不久前曾到臺灣演出、交流,對兩岸文化交流問題非常關注,她説:“文化交流有助於雙方的了解,建議通過民間捐款等形式,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基金。”
  港澳委員認為,報告切實反映了過去5年來人民政協工作的成果。他們特別提到,這5年港澳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在環境保護、西部大開發等主題調研中,提出了很多好建議。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曹其真委員表示,政協在擴大對外交往上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有很大拓展空間,港澳委員應在海外多做團結和聯繫的工作。
  期望:開創新局面
  委員們對報告中這樣一段話印象深刻:新形勢、新任務對人民政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他們對新世紀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局面充滿期望,積極建言獻策。
  民革界新委員羅裏熊表示:聽過報告後十分振奮,既感光榮又覺責任重大。“我要把政協委員的角色定好,廣泛了解社情民意,並真實地反映出來。”
  臺盟界吳慶洲委員説,政協工作與國家整體發展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目前,政協工作在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措施在不斷完善,特別是在團結港澳臺僑人士致力祖國統一、國家建設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經濟界李居昌委員説,新一屆政協委員更有朝氣,更富活力,相信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中一定能夠開創新的局面,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