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分析
 
 
 
文件解讀:我國發展指標體系重大調整意味深長

  時間:2006-03-07 10:58    來源: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題:我國發展指標體系重大調整意味深長

     記者 張曉松、張旭東、劉錚

     翻開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體系與以往五年計劃相比有了意味深長的重大調整。

     主要指標有增有減 “計劃”向“規劃”過渡

     “‘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主要指標比‘十五’計劃增加了7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監會吉林監管局局長肖玉淮説,“指標增減之間大有學問!”

     肖玉淮説,雖然“十一五”規劃的主要指標多至22個,但卻沒有包含“十五”計劃的一些指標。如“十五”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宅建築面積”等指標如今已經沒有了。

     “計劃經濟時期,國家要通過計劃逐一配置重要資源,制定微觀具體産業發展計劃,所以各項指標定得非常細。”全國人大代表王淑森認為,這樣一來,很多屬於市場、企業和資本自我調整的內容受到了約束,而事實上這樣的指標並沒有太大意義。

     而與一些具體指標的消失形成對照的是,“十一五”規劃增加了很多人文和社會的指標,涉及擴大就業,普及教育、公共衛生和公共安全,健全社會保障等方面。

     “由市場調節的內容在規劃中講得少了,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內容充實了。事關老百姓生活的指標都十分具體,便於操作和監督。”全國人大代表何文傑説。

  提出預期性約束性分類概念 政府職能悄然轉變

     “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將22個主要量化指標分為14個預期性指標和8個約束性指標,這是前所未有的。

     “預期性指標,如經濟增長率、城鎮化率等,體現了政府的戰略意圖,需要通過宏觀調控引導市場自主實現。約束性指標,如單位GDP能耗、森林覆蓋率等,涉及公共服務和公眾利益,要求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配置公共資源和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是政府的承諾。“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説。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于學信認為,過去政府部門喜歡大包大攬。今後,政府部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騰出精力,更多地關注資源、環境、醫療、社保這些關係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

     “從著眼微觀到著眼宏觀,從掌握項目到制定規劃,從具體操作到適度引導,這説明,我們的政府更加重視市場配置作用,職能正在發生重大轉變。”于學信代表説。

     約束性指標取代指令性計劃 政府職責進一步強化

     “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有8個屬於約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與原先的指令性計劃有什麼不同?

     國民經濟計劃專業畢業的安徽省委黨校教授姜彥秋代表認為,過去計劃中各項指標基本都是指令性的,大量工業品的産量都有具體指標,都必須完成。現在市場配置資源,再對這些産品下達指令性計劃指標沒什麼意義了。但對資源、環境、醫療等突出問題,政府有責任加以重視,並確保相關目標的實現,於是出現了約束性指標。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俞國生代表解釋説,約束性指標的實現,其實就是通過幹部考核、政績評價體系,“逼”著大家去實現,否則一票否決。只有這樣的約束才有剛性,才能更好地消解當前日益突出的矛盾。(完)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