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風采
 
 
 
平民英雄"楊紹軍:"十一五" 誰來為慈善埋單?

  時間:2006-03-03 14:12    來源:     
 
 

  國際線上消息:湖南常德的一位普通農民,花了整整十年時間,自籌資金數千萬元人民幣,成功養育了二百多名孤兒成才。作為首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楊紹軍可謂是中國人大代表中的“平民英雄”。中國“兩會”召開之際,他向記者提了一個問題:“十一五”期間,究竟誰來為慈善埋單?

  楊紹軍的疑問,其實也是當今中國眾多民營企業家的困惑。所不同的是,楊紹軍為自己找到了“如何花錢”的途徑——建民辦孤兒院,而更多的大企業家,在逢年過節為慈善捐助疲於奔命的同時,仍不免心存忐忑。去年,上海的一項調查更讓人瞠目,“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家,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可以向社會獻愛心”。

  有分析人士曾將《福布斯》雜誌中文版往年公佈的“中國慈善榜”和“中國富豪榜”相比較,其評出的百位“富豪”七成以上並未顯身“慈善”之列,而慈善榜單中的人物,所捐贈的一般也只佔其資産總額的百分之幾。憂心於此,在大都市上海,上海慈善基金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陳鐵迪,去年開始倡導“快樂慈善”、“科普慈善”、“美女慈善”等新理念,希望借助社團魅力,鼓勵更多富豪“為慈善花錢”。

  人大代表中的慈善家最“憂心”慈善。在已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有關和諧社會的闡述,提出了“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支援社會慈善、社會捐贈、群眾互助等社會扶助活動”等。是次“兩會”,慈善家聚焦的正是社會公平問題。

  楊紹軍此番抵京,帶來了“應將農村七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納入最低社會保障對象”的書面建議,希望政府為老年農民的基本生活埋單。有趣的是,在湖南團到達駐地京西賓館不到十二個小時,這份書面建議被各路記者“一搶而空”。

  除了埋單,政府還能為慈善做什麼?楊紹軍稱,其實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政府對民間慈善行為和慈善人士,應有成系統的精神鼓勵和輿論支援。他説,現在很多企業家“有錢不行善”,是在看的國家政策,有人怕“露富”、有人怕“糾紛”。為此,楊紹軍曾進行廣泛調研,如湖南常德的每個區縣均設一所民辦孤兒院,解決二三百個因疾病和災害而産生的農村孤兒,可以大大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

  有社會學家指出,內地的慈善之路遇到的“坎”,貧富差距、城鄉差別、倫理道德固然是“根”,而慈善事業相關法規不完善也是原因。上世紀末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對慈善事業的發展給予了支援和保護,使捐贈業務的開展有了法律依據,但對慈善機構的法律地位、支撐體系和運作規則缺乏專門的規定。據悉,“兩會”期間,已有民主黨派團體計劃就此提案,望針對《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提出修改建議。

  楊紹軍説,國家現在提“福利事業社會化”很及時,就看如何落實!他的心願是,讓慈善不再是一個問題。(記者 許曉青)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