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風采
 
 
 
申紀蘭:中國人大制度的見證人

  時間:2006-03-03 12:57    來源:     
 
 

  52年前,她當選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代表,騎著毛驢從村裏出發,然後轉乘卡車、火車,走進了中南海。52年後,她乘著飛機從家鄉來到北京,又一次邁進中國最高議事殿堂。

    她就是申紀蘭,迄今中國唯一一位參加過第一屆至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

    “第一次參加全國人代會時,我沒啥想法,只想見見毛主席……那次會議上討論了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代表都高興得不得了。”申紀蘭3日向記者回憶起了半個世紀前的那次大會。在那個熱衷選舉勞動模範擔任農民代言人的時代,這個山西貧困山區的勞模因提出“男女同工同酬”而第一次登上中國政治舞臺。

    一身藍色的舊式西裝,腳上一雙黑布鞋,來北京開會的申紀蘭保持著十幾年來一貫裝扮,只是本已灰白的頭髮在染過之後顯得黑亮濃密。

    説起一屆又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申紀蘭滔滔不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每一屆人代會都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代表們也圍繞著經濟問題獻計獻策。每開一屆人代會,全國就有一次大變化,以至回過頭來看看國家的變化,誰都會大吃一驚。”

    作為中國民主進程的見證人,申紀蘭最能體會其中變化。“有了新中國,有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農民才有了説話權,而現在每年全國人大會審議的事項越來越多,可説的話題越來越多,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儘管代表花名冊上,申紀蘭的學歷那一欄寫的是 “小學”,但她已可以輕鬆地讀書看報,可以和記者大談企業管理。她説:“人大代表們的文化程度和參政水準越來越高,我自己每次開會都有進步。”

    申紀蘭很自豪自己能代表9億中國農民,為那麼一個龐大的群體説話,她覺得擔子很重。每年她都帶來反映農民心聲的議案或建議,今年也不例外,帶來了有關農村公路建設、科學種田、農村基層黨支部等建議。説到中央連續三年的“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業、農村和農民,她説:“黨的政策好啊,中央總想著我們農民。”

    “我看了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規劃建議,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農民最關心的。我們農村發展有方向了,農民有了奮鬥目標。” 申紀蘭説。“中央有了規劃、地方有了資金,再調動起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新農村就不是遙遠的事情。”

    現在,申紀蘭已放下鋤頭,帶領村民辦企業致富,辦起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主要利用山裏盛産的核桃加工成飲料。

    儘管已經不知多少次來北京,申紀蘭還是感嘆“北京變化太快了,路都修到六環了,我都迷了方向”。已經77歲的申紀蘭,本屆人代會可能是她謝幕之會,但她説,如果人民選我,我還要幹。“就算以後不到北京開會了,我還要為村民辦事。”“我沒啥變化,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她説。

    採訪結束,記者握住她那雙長滿老繭的手,感覺到一種令人振奮的力量。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