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譴責“一邊一國”論-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澳洲百人會(籌):陳水扁不是臺灣之子而是敗家子
 
 
  來源:      日期:2002-08-12 08:59

 



  中新社雪梨八月十一日電(記者劉雨生)澳大利亞百人會籌備組今天在此間指出,陳水扁不是臺灣之子,而是“臺獨之子”,是名副其實的臺灣敗家子。
  澳大利亞百人會目前正在籌組之中,預計在慶祝澳中建交三十週年之際正式成立。該會由在學術界、工商界及文化界卓有成就的旅澳華人組成,對會員資格有著嚴格的規定。其宗旨是增強澳中交流和友誼,促進中國的穩定與發展,支援中國和平統一。
  澳大利亞百人會籌備組説,陳水扁上臺後,曾在島內到處推銷他的一本書,自稱是“臺灣之子”,還有一個叫李登輝的,很樂意自己被一些臺獨分子呼為“臺灣之父”。臺灣哪來的父親呢?不過是“臺獨之父”罷了。有其父必有其子,陳水扁與李登輝一脈相承,根本不配當什麼“臺灣之子”,倒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臺獨之子”。
  上臺之初的陳水扁,自知腳跟不穩,底氣欠缺,不得不向社會公開承諾“四不一沒有”。可是,既然做了“臺獨之子”,就必須要子承父業,否則香火要斷了。陳水扁執政兩年來,在兩岸政策上變來變去,翻手為雲,復手為雨,讓人難以捉摸,不由得讓島內媒體感嘆,説陳水扁“唯一不變的,就是他不停的在變”。
  實際上,陳水扁的變只是表面現象,他忽而做戲給對岸看,忽而做戲給島內選民看,又忽而做戲給他的美國主子看,而他的實質卻從來都沒有變過,那就是繼承李登輝的衣缽,分裂中國,實現臺灣獨立的野心。李登輝是以寧願説日本話做日本人而不願説中國話做中國人而聞名的,其原因不過是當過二十年的皇民,所以數典忘祖。陳水扁就更怪了,他沒有當幾天皇民的榮幸,卻也向“其父”學會胳膊肘向外扭,説起日本戰敗投降,堅持用“終戰”一詞。何謂“終戰”?日本人不敢言敗的遮羞布也!日本人這樣説不稀罕,臺灣島內一老一少倆政客也跟著鸚鵡學舌,實在令人齒冷。
  陳水扁上臺以來,除了偷步臺獨之外,沒有做過一件像樣的事情。經濟上一塌糊塗,失業率高踞不下,資金大量出逃,內政上也是乏善可陳,兩岸關係也因他的“漸進臺獨”而日趨緊張。但他有他的絕招,或者説是由李登輝那裏承襲來的看家本領,那就是在省籍情結上下手,挑起族群矛盾,再次火中取栗。八月三日,他公開宣稱兩岸“一邊一國”,並擺明將考慮進行“投票公決”。“一邊一國”論就是“兩國論”的翻版,而他比李登輝走得更遠,李登輝還羞羞答答地在“兩國論”前加上特殊二字,陳水扁則更加乾脆,就是“一邊一國”。當年的“四不一沒有”還言猶在耳,他已經翻臉不認帳了。
  李登輝只想做“臺灣之父”,而不顧臺灣人民的命運,結果連國民黨黨籍都未能保住。一個黨主席在下臺後被清除出黨,還真不多見,臺灣獨不了,臺灣之父也就做不成,到頭來落一個獨夫民賊。“臺獨之父”的下場如此,那麼“臺獨之子”同樣好不到哪去。李登輝做不到的事情,陳水扁同樣做不到,除非他能把臺灣當作一條小船劃往東太平洋去。
  陳水扁假如還有一點理性的話,就不應低估中國人民保家衛國的決心,不應低估中國政府捍衛主權的力量,不應低估海外僑胞支援統一的決心,不應低估歷史巨輪的重量。和平統一中國符合兩岸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最大願望和利益,但陳水扁若一意孤行,堅持在臺獨的路上走到黑,那他就是拿兩千多萬台灣同胞的福祉去賭博,他這個“臺灣之子”將成為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