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譴責“一邊一國”論-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臺灣印象:民意不可逆轉
 
 
  來源:      日期:2002-09-04 09:21

 



  8月初,記者一走進臺灣,仿佛就踏入了歷史河流的湍急處。

“一邊一國”論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在臺一月,記者偶爾也會遇到直呼“你們中國人”的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的人,但聽到更多的是求和平、求安定、要求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強烈心聲。這樣的民意不可逆轉。

風雲激蕩

8月3日之後幾天,輿論譁然、愕然,臺灣股市8月5日狂瀉284點。

島內外“臺獨”分子聲稱馬上要加速推動“公民投票立法”。深知事態嚴重性的島內政黨、團體表示嚴重關切。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幾次發表嚴辭,指出陳水扁要走的是“獨”木橋,其不負責任的言論,把臺灣2300萬人民的前途、安定,與“臺獨”的火藥桶緊緊地綁在一起。

企業界憂心忡忡。他們認為,經濟不振,什麼都是空的。臺灣經濟增長率從近7%下滑到去年的負1.9%,現在是臺灣全力提升經濟的節骨眼上。“一邊一國”論討好少數極端的人,激怒廣大臺商,與臺灣多數人的願望背道而馳。曾為呼籲“三通”寫下萬言書的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激動地説:“不要無端生事!”

當年李登輝“兩國論”造成股市重挫1500點,股民對此記憶猶新。8月5日早上,記者來到臺北一家證券營業廳。開盤大跌後,投資者群情激憤。一位股民看到行情一路下跌,憤怒地説:難道“拼經濟”就這樣越拼荷包越癟嗎?有人算了一筆賬:當天上市股票市值損失近5000億台幣,全臺灣每個居民平均損失逾2萬台幣!

迫於大陸方面的嚴正聲明和島內輿論的批評、質疑,民進黨當局試圖“降溫”,一再“説明”、辯解,又是“取消”原定的一項大型軍事演練,又是派出要員赴美國“解釋”並探聽口風。當局辯稱陳水扁的講話“不是要改變現狀”,而只是“護現狀”。“對大陸政策不變”,又稱“一邊一國”論與“兩國論”不相干云云。

對這種種解釋,許多人士認為難以自圓其説。臺灣政治大學教授邵宗海指出,提出“一邊一國”的含義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數學再差的人,也不會算錯。説“一邊一國”不是“兩國論”,再怎麼解釋,也是欲蓋彌彰。

浪花飛濺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島內政、經、學界依然議論紛紛。在學界社團“崢社”的座談會上,臺灣大學政治係教授石之渝指出,從廢除“國大”、“廢省”、“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論,説明有人試圖按照“跨欄原理”,一步一步地去實現“臺獨”念頭。這是臺灣社會不安定真正的危機所在。

記者在臺北遇到曾經歷過抗日烽火的林憲老人。他語帶哽咽地説:“我是過來人,知道安定環境的可貴。海峽兩岸本來是一家,怎麼會是‘一邊一國’?拜託政治人物不要亂講話,讓我們老百姓睡不好覺!”

8月6日,中國統一聯盟發表鏗鏘有力的聲明,指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剝奪臺灣人民也是中國人的權利。

8月10日,以許歷農為主席的民主團結聯盟在臺北舉行演講會,吸引了幾百名聽眾。該團體發表緊急聲明“呼應廣大同胞寢食難安之心聲”,要求陳水扁懸崖勒馬。

8月13日,幾十名臺灣勞動黨及中國統一聯盟等黨派團體的成員,頭頂烈日聚集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樓下。在警方的人墻前,抗議者發表演説和聲明,高呼“一邊一國,永無寧日”、“一個中國,兩岸和平”、“公投等於災難”等口號。

“臺獨”主張一日不變,臺灣社會存在的危機感就不會消失。許多島內人士指出,“一邊一國”是一條危險的路,是一條自殺的路,這條路千萬不能再走下去。

鏗鏘民意

在臺東機場候機室,賣福利彩券的黃先生與記者交談時説:臺東有美景,但現在旅遊還不是很旺,大陸人來臺觀光沒有真正開放,旅遊業者每天都在苦等。

在玉山經營茶園的黃阿漳説:臺灣人祖籍在福建的就佔80%,海峽隔不斷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血緣。

臺灣大學教授王曉波説:“稍有歷史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兩岸遲早是會統一的。”多年來,王曉波與“臺獨”論者進行無數次論戰,“‘予豈好論戰哉’,但身為一個受過臺灣人民供養的知識分子,我不能容忍臺灣的歷史文化遭到扭曲。”

經常往來上海、臺北的經濟學家高希均,感覺到兩地的冷熱反差:冷的是島內經濟,熱的是上海投資。他説:“臺商賺了錢,利潤會回饋臺灣;兩岸不交流,臺灣沒前途。”

巍巍玉山,悠悠淡水,澎湃著鏗鏘的民意。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