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譴責“一邊一國”論-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環球時報:臺海一戰能否避免
 
 
  來源:      日期:2002-08-29 08:50

 




  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和“公投”論使兩岸關係波瀾再起,國內公眾群情激憤,有不少人認為,“打”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唯一齣路,晚“打”不如早“打”,因為“臺獨勢力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

事實上,臺灣問題涉及的複雜程度和內容遠非簡單的“打”與“不打”所能駕馭。臺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意志所向,中國絕對不能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權利,中國對此的原則立場和底線,國際社會和臺灣各界(包括“臺獨”勢力)都是清楚的。但如果按照一些人士所表達的,過分突出武力解決的必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為實現祖國統一和孤立“臺獨”勢力增加難度。聲討並警告“臺獨”的危險固然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同時也容易為“臺獨”勢力所用,激起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抵觸情緒。

此種觀點的一個問題是,只看到“臺獨”勢力和李登輝、陳水扁之流,沒有看到臺灣社會並不是鐵板一塊。今天的臺灣社會已日趨多元,臺灣三個最大政黨中的兩個都認同並支援與中國大陸某種形式的統一;而且即使是民進黨內也存有意見分歧。“臺獨”勢力雖大搞“臺灣認同”,但更多的島內民眾仍然認同臺灣的中國性(Chineseness)。陳水扁的“臺獨”面目的確越來越明朗,但他並不是不受任何約束。

另外,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臺獨”在國際社會中並沒有市場,而“臺獨”分子一直拼命爭取國際支援。雖然國際上也有人對“臺獨”抱有同情,但在整個國際社會的眼中,臺灣正變得越來越像香港。由於臺灣的國際空間越來越狹小,除極少數小國以外,臺北僅能同絕大多數國家保持非官方的商務關係;國際社會普遍將臺灣看作中國的一部分,而且正在默認港臺越來越多的可比性。這正是“臺獨”勢力所害怕的,他們刻意鼓吹臺灣的“民主、人權和法治”,妄圖借此贏得國際同情。但國際社會正在逐步接受這一現實,不僅臺灣當局所擔心的在香港都得以保留,而且臺灣經濟也同香港一樣,越來越依賴大陸。同時,當越來越多的臺商在大陸投資時,他們對“臺獨”的抵制可想而知。事實上,沒有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支援,沒有島內民眾的普遍響應,“‘臺獨’分子”是不敢鋌而走險的。

毫無疑問,“臺獨”勢力一直以為他們有美國人撐腰。布希上臺後,美國對華對臺政策確有所改變,這在客觀上向“臺獨”勢力傳遞了錯誤資訊,使其以為共和黨政府在默許“漸進‘臺獨’”。其實,美國謀求維持臺海現狀的政策並沒有改變。美國雖不能失去其在臺利益,但也不會忽視其在華利益。兩者相比,美國在華利益由於中國日益強大而顯得更為重要。從1979年以來,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對臺政策上已經發展成一個自我調節機制,使得政策不會偏離美國“既要中國又要臺灣”的核心區域太遠。“臺獨”勢力雖可能一時錯讀美國政策,但美國人不會讓他們永遠錯讀。

針對陳水扁的“臺獨”政策,我們的對策應該有三。首先,必須看到,中國的軍事威懾是“臺獨”的最大障礙。我們的軍力越強,對“臺獨”的國際支援會越弱,島內反“臺獨”的呼聲會越高。我們準備得越充分,越有可能避免戰爭。現在應該做的,不僅要在口頭上表達統一的意志,更要在強調和平統一的同時,採取具體措施,切實而適時地增加軍費,加快研髮尖端武器,提高美國在亞太地區維持戰略優勢的成本,增大對“臺獨”勢力的軍事威懾。近年來中國任何強軍的努力都會遭到美國、日本和周邊國家的警覺和反對,併為“臺獨”和各國反華勢力提供彈藥。而臺灣當局的過激行為正是大陸變被動為主動的契機。如果大陸抓住陳水扁“公投”論這一時機,適時宣佈增加軍費,並光明正大地將其與陳水扁的“臺獨”言行掛鉤,即使美國和周邊國家會有所不滿,也會將責任更多地歸咎於陳水扁。大陸應該在西方構建的話語環境中抓住“理”,從容地謀取具體利益,參與構建對自己有利的“話語環境”。

第二,由於“臺獨”勢力仍要看美國人的臉色,中國應加大對布希政府的壓力。中國不會主動刺激美國,但在臺灣問題上也不會一味遷就,因為事關國家根本利益。中國應向美方進行具體而實際的壓力,而不是籌統“設線”,以防“臺獨”勢力得寸進尺。應認識到,中國的容忍限度對美臺關係的發展是個很重要的約束因素,布希並不敢承擔失去中國的後果,美國的國家利益仍要求美國動態性平衡其在兩岸的矛盾利益。如果中國在臺灣問題上敢於與美國在具體問題上抗爭,那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會逐漸將臺灣視為美國的包袱而不是財富,也會使布希在臺灣問題上頭腦儘早清醒過來。

第三,對臺政策的創新也很必要。不能只是等待,更不能只強調臺灣獨立的危險後果,而不突出與大陸統一後,臺灣能得到的好處。其實,大多數臺灣民眾並非不想與大陸談判以改善臺灣目前的困境,他們只是希望謀求與大陸相對“平等”的談判資格。大陸和臺灣從地域、人口、實力和國際地位都極不相稱,這使得臺灣人一直感到心理劣勢。祖國大陸在制定對臺政策時,應立足於“攻心為上”,多一些靈活,多從臺灣民眾的心理考慮,避免使臺灣民眾對大陸産生過分敏感的防範心理,這可以在島內進一步有效地孤立“臺獨”勢力。

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最終和平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中國應在軍事上切實準備,在政策上主動出擊;剛柔並進,向布希政府和“臺獨”勢力施壓,向美國和臺灣民眾攻心,進一步有效地孤立“臺獨”勢力,爭取中間勢力,應是當前的考慮重點。同時把國內的事情做好,增加大陸自身的吸引力。如果策略運用得當,臺海一戰,並非不可避免。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