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港報:胡連會打開溝通大門 展示對臺政策新思維

  時間:2005-04-30 10:29    來源:     
 
    胡錦濤昨日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身份,于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揭開國共兩黨和兩岸關係歷史新的一頁。這次會面堪稱“世紀握手”,不但顯示兩黨願意放下成見,冰釋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更為兩岸溝通及和解開啟大門。連戰大陸之行完成重要歷史使命,相信歷史將會給予高度的評價。

  目前兩岸長期分治的局面,乃是源于五十多年前的國共內戰,兩黨雖然先後經歷了重大轉變,但始終背負著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遺憾。昨日的“世紀握手”,象徵兩黨這一代的領導人,終于放下沉重的歷史包袱,邁出了真誠對話的第一步,完成了前人所未能完成的任務,其歷史意義實在絕對不能低估,亦已足令胡連兩人的名字加載青史。

  作為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同時亦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他昨日便以最公開和直接的方式,展示了新一代領導人對臺政策新思維,以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為基礎,向臺灣人民釋出最大的善意、包容與融和,不但突破了以往執政黨層面對話的局限,更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人自己解決兩岸問題的能力。胡錦濤打破傳統另辟蹊徑,採取靈活和務實的對臺政策,已收到了重大的成果。

  另一方面,連戰這次歷史性的旅程,雖然背負著島內的沉重壓力和爭議,但他自始至終克盡己職,言行保持得體和恰當,不但堅守國民黨的一貫立場,完全沒有批評其它黨派半句,而且更處處從臺灣人民利益出發,爭取擴大國際空間、要求恢復談判、結束兩岸敵對等,綠營所謂“出賣臺灣”的指控根本無從說起。連戰體內畢竟流著炎黃子孫的血,踏上闊別逾半個世紀的故土,自然流露出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也屬人之常情,亦因此令他受到大陸民眾格外熱情的歡迎。

  當然,國民黨以在野黨的身份,欠缺實質的權力基礎,只能就兩岸社會經濟合作提出原則性建議,不可能與大陸方面達成具體的協議。但此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突破,就是國共兩黨建立了正式對話機制,開啟了兩岸多元化的溝通大門,展示了不拘一格的交流形式和更為寬廣的溝通空間。單就這點而言,對推動日後兩岸官方和民間的溝通和了解,已足以產生難以估量的作用。

  畢竟,由國共內戰所造成的兩岸分隔已逾半個世紀,由國共和解到兩岸和解,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有一段長路要走,現在連戰勇于踏出這歷史性的第一步,放低了國共兩黨的傳統包袱,創造出善意和寬容的環境,勢將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下個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將接力走出第二步,將兩岸合作關係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未來的第三步,就要寄望兩岸其它黨派和領袖,能以更廣闊的胸襟和國際視野,放下歷史的包袱和心魔,共同完成這個關乎民族前途的重大歷史使命。(摘自香港成報4月30日社評)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