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重要言論
 
 
王毅:促進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8-10-30 13:08

 
 

——在第三屆海西論壇上的演講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 王毅(2008年9月7日)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應邀出席第三屆海西論壇,與各位朋友相聚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首先,我謹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與會各位嘉賓、特別是來自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們,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城市,有著風光秀麗的濱海大道、漁帆點點的祥寧海灣。但曾幾何時,這裡曾經是兩岸軍事對峙的前沿。那時,一灣淺淺的海峽,阻絕了兩岸同胞的交往,流淌著骨肉分離的哀痛。但是,同源同祖的紐帶終究無法割斷,血濃于水的親情終究無法拋卻,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終究無法阻擋。今天,仍然是這個城市,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張臺灣同胞的笑臉,他們在這裡遊覽、交流、就學和經商。福建的居民們也可以經常和便捷地從這裡前往金門島。廈門這座名城,歷經滄桑巨變,見證了兩岸關係從對峙到緩和、從隔絕到交流的不平凡歷程。

  1979年特別是1987年底兩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以來,兩岸交流交往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逐步發展。兩岸同胞,包括在座的許多臺灣朋友,為此克服了各種困難,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寶貴貢獻。但是,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多年來,兩岸交流合作不時受到各種人為的干擾、限制和阻撓。尤其是過去的8年裏,“臺獨”分裂勢力倒行逆施,一度使兩岸關係瀕臨危機的邊緣。

 

  讓兩岸同胞感到歡欣鼓舞的是,今年3月,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歷史性轉機,出現難得的發展機遇。近半年來,兩岸關係撥雲見日,生機盎然。

  4月,胡錦濤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連戰榮譽主席,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16字重要主張,為我們把握好兩岸關係的方向提供了指南。

  5月,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國國民黨吳伯雄主席鄭重表示,國共兩黨將共同努力,繼續依循並切實落實“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不辜負兩岸同胞的期待。

  也就是在這個5月,汶川發生大地震。臺灣各界感同身受,積極向受災群眾伸出援手,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患難與共的骨肉深情。

  6月,中斷近10年之久的兩會協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得以恢復,開啟了兩岸合作的新階段。

  7月,兩岸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順利啟動,譜寫了兩岸交往的新篇章。

  8月,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兩岸同胞共襄中華民族百年盛舉。前來參賽的臺灣運動員和觀賽的臺灣各界人士,賓至如歸。賽場內外,傳播著同胞愛、手足情。

  過去的半年,兩岸雙方都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作出了各自的努力,推動兩岸關係逐漸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切實的利益。今後一個時期,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已經明確,這就是: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不斷強化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良好勢頭,共同構建和平發展的新框架,開創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長遠利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