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分析評論
 
 
蔡英文抹黑“陳江會”:挪火為自己煮食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9-04-28 09:35

 
 

  第三次“陳江會談”簽署了三項協議及達成一項共識,是兩會協商的新進展,也是兩岸關係的新成果,它將有力推動兩岸構建更深層次和更加緊密的制度化經貿合作關係。因此引發島內以至全球輿論強烈反應,紛紛予以正面評價。

  但只有民進黨人例外,他們開動所有宣傳機器全面抹黑第三次“陳江會”,尤以作為一介女流的黨主席蔡英文最為突出,她指責這次的“陳江會談”是一個“失敗的談判”,並編造“理據”,指責馬英九犯了“四宗罪”:在談判前已經主動作“主權”退讓,過度迷信大陸善意、過度依賴大陸經濟,回避“立法院”及在野黨制度化的監督,未清查“國安”及談判人員利益回避問題。因而使臺灣的談判籌碼盡失,談判落居下風,使得大陸可以予取予求,馬英九要負起最大的責任。曾經跟隨及支援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大膽西進”策略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小組召集人陳忠信,還就第三次“陳江會”選擇在南京進行穿鑿附會一番,聲稱4月24日是中國共産黨打敗中國國民黨、宣佈解放南京的日子,本次“陳江會”卻選在4月25、26日在南京談判,這是大陸要向國際表達國民黨接受了中國的政治安排、“中華民國”消失了,但國民黨卻對此意圖絲毫不察……云云。

  民進黨人如此起勁抹黑第三次“陳江會談”及所簽署的各項協議,為何來由?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員富權的文章分析指出了以下幾個原因:

  一、掩飾民進黨執政8年來在兩岸關係方面一事無成的真正失敗。實際上,在陳水扁執政的8年間,儘管也曾提出過恢復兩岸會談,並也確是對“兩岸關係條例”進行修修補補,在一些只涉技術條文予以適度開放;但在政治上卻嚴重惡化兩岸關係氣氛,提出“一邊一國論”、“入聯公投”等,使得兩岸會談難以恢復,兩會的功能只剩下一部“傳真機”。

  必須指出的是,此次“跳”得最高的蔡英文、陳忠信,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間,正是民進黨當局負責大陸政策的主管人員。其中,蔡英文當了4年“陸委會主委”,後來又出任主管工作包括大陸事務的“行政院副院長”;而陳忠信也曾以其大陸事務的專長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及副秘書長、代秘書長,專責大陸政策的決策研究,其弼助陳水扁大陸政策的地位及作為一如當今馬團隊中的蘇起。如今,馬英九上任尚未及1年,就先後進行了三次“陳江會談”並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不但是對發展兩岸關係有利,亦有助於臺灣經濟及民眾生活水準的提高。兩者相比,蔡英文、陳忠信簡直是無面目見“江東父老”。儘管這個責任應主要由陳水扁負起,但作為陳水扁團隊大陸政策的主管者和智囊團不應為自己的失職而負責任嗎?但是,蔡英文、陳忠信是決不會“認衰”的,更何況“酸葡萄”心態也在作怪,因此就只有抹黑“陳江會談”一途了,既是要掩蓋自己過去的無能,也是“跌落地也要抓把沙”,以自己的意識形態來與主流民意抗衡。

  二、為正在衰減力度的“五一七嗆馬”遊行積累能量。隨著前兩次“陳江會談”所簽署的各項協議的落實貫徹,臺灣經濟戰勝了國際金融風暴的襲擊,正在逐步恢復提振之中。尤其是大陸觀光客的蜂涌而至使島內旅遊業及其周邊行業大大得益。與“陳江會談”簽署協議相關的股票,如航運、酒店等,從谷底反彈,一路長紅,馬英九的民望也隨之水漲船高,跨過50%的關鍵關口。在此情況下,蔡英文要發動什麼“五一七嗆馬”遊行,著力點和正當性已盡失。除了是一些深綠人士還將習慣成自然地響應之外,相信中間及淺綠民眾的熱情並不高。

  眼見於此,蔡英文只好被迫進行“危機處理”,以“不排除火燒‘總統府’”的極端手法煽動綠民上街,防止基本群眾流失。否則,如果只有小貓三幾隻上街,蔡英文必然會被民進黨內“獨派”轟下臺。於是蔡英文就只好以抹黑第三次“陳江會談”的成就來作為煽動綠民上街的藉口,甚至還編造了“陳江會談已在各地各基層累積五一七大遊行的力量”。

  三、以抹黑“陳江會談”作為抗禦陳水扁“復辟奪權”的武器。近日,陳水扁蠢蠢欲動,在扁派的支援下再次聲稱要重返民進黨。而且透過出書等方式指責蔡英文一方面要與他作出切割,另一方面又未能批判馬英九的“傾中賣臺”。蔡英文為了自保、防阻陳水扁復辟奪權,就必須消抵陳水扁的指責。因此,其中的一項動作就是攻擊馬英九大陸政策。正因為如此,蔡英文的指責毫無理性可言,只是意識形態化的情緒語言,連自己在“陸委會主委”任內也曾主張過的兩岸合作打擊跨境刑事犯罪行為也要硬拗一番。

  文章最後説,由此可見,蔡英文指責、抹黑第三次“陳江會談”及其成果,固然是民進黨的固有意識形態所為,但更多的是蔡英文要“挪火為自己煮食”,是在自己難以駕馭民進黨而有可能被拋棄的“自救”行為。正因如此,儘管蔡文聲嘶力竭地號召綠民參加“五一七嗆馬”遊行,但黨內各天王竟沒有一人幫腔,站在一旁看笑話,以等待“彼可代之”的機會。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