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分析評論
 
 
“陳江會”後 臺灣的兩黨也該務實談一談了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9-04-28 09:07

 
 

  “陳江會”在南京,江丙坤和陳雲林握手,還擁抱。似曾相識,當年的辜振甫和汪道涵二老之間,那種棋逢對手、惺惺相惜的氣息好像又出現了。

  臺灣《聯合晚報》27日社論指出,“陳江會”後,兩黨實在需要調整一下關係。此處非指國共兩黨,而是國民黨和民進黨。這話題事出有因。國共間一笑泯恩仇的鏡頭,民進黨顯然看了刺眼。蔡英文問,江陳相擁,但江丙坤拒在野黨的監督,也不告訴臺灣民眾ECFA的內容,她質疑“誰是自己人”。

  誰是自己人?這問題嚴重了!但想想卻又不希奇。江陳的握手擁抱,解釋成血濃于水也行,但説來也並未超過“國際禮儀”。倒是島內的“自己人”,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雙英會”至今會不成,始終“相見不如不見”;兩黨“立委”則一見面就罵髒話打耳光。真的,誰跟誰才是自己人?

  “立委”推擠打架比中指,不重要,只是作戲。兩黨該要做的是認真務實談一談,聚焦臺灣利益,才能凸顯“自己人”的意義。

  民進黨的“反中情結”可想而知,但現在已走到必須調整路線的十字路口。凡事關兩岸議題,不能從頭到尾只會“反、反、反”。姑且不論臺商大軍人數已十萬百萬計、臺灣人去大陸念大學考執照找工作,民間的“中國概念”已到了聞MOU(連MOU是什麼都未必清楚)就金融股大漲的地步。這次“陳江會”的成績不少,但蔡英文仍抓著未談“延遠權”(第五航權)大肆批判。延遠權事關航權利益是沒錯,連馬英九都説希望有機會談,卻未必能一步到位。但民進黨盯著延遠權,意在確立“國對國”關係,這種“司馬昭之心”拿來為難現階段的兩岸協議,真意是在關心人民利益嗎?稱得上務實反映民意嗎?

 

  社論指出,在野黨昧于現實,但蔡英文的某些質問也沒錯,例如從CECA到ECFA,連電視主播念起來都舌頭打結的英文縮寫,到底是個什麼意義、什麼內容,確實多數臺灣人“願聞其詳”。ECFA在“陳江會”前鑼鼓喧天,“陳江會”後到底是何進度,大家也一頭霧水。事關重大,執政黨也應有個交代。陳江談完了,希望國民黨、民進黨也談一談,沒共識也要找交集。不要搞得藍綠不共戴天似的,到底是“自己人”。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