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兩岸金融合作
 
 
兩岸人士熱盼兩岸簽署金融合作協議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09-04-25 08:15

 
 

    新華網南京4月24日電(記者李寒芳 許曉青)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將於25日在南京揭開序幕。對於兩岸金融合作列入此次會談三項議題之一,兩岸業者和相關學者紛紛表示歡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臺灣康和證券公司業務人員吳明憲説,這首詩就是他當下心情的最佳寫照。

    “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簽署後,兩岸金融開放,華一有望拿到大陸人民幣個人業務,所有的機會都來了。”上海華一銀行行長謝泓源説,大陸的市場相當誘人,未來一段時間,拓展大陸客戶份額對華一來説相當重要。

    成立於1997年的華一銀行,是大陸第一家由海峽兩岸共同創辦的合資銀行,也是兩岸金融合作未取得突破時期的一個“特別産物”。

    “臺商在哪,臺銀就在哪”,臺灣銀行業龍頭“臺灣銀行”打算在兩岸MOU簽署之後,到上海設立辦事處。以中小企業放款見長的臺企銀則表示,希望“後發先至”,直接在福建或天津設立分行。

    “臺灣銀行在對臺資銀行授信方面具備優勢,如果能在大陸設立分行,將能有效緩解臺商融資難的問題。”上海大唐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怡憲説,臺資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較大,對此自然樂見其成。

    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認為,相對於兩岸經貿交流日益頻繁,兩岸金融合作因為種種束縛而明顯滯後。目前,兩岸不同程度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越是在經濟不景氣之時,兩岸金融領域更當攜手同心,共同抵禦風險。

    臺灣工銀證券一份報告指出,2007至2008年大陸股市成交量約為臺股的二至四倍,臺資券商若能承做A股經紀或者提高參股大陸券商比例,將獲利匪淺。

    “兩岸簽署MOU後,兩岸資金互投股市將不再是夢想。”吳明憲説,尤其臺灣證券業先期可以借助投資基金的間接方式,吸引到大陸充沛的資金,金融産業龍頭股將有望成為率先受惠的臺股。

    臺灣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説,除MOU議題外,希望這次會談能建立起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兩岸如果能夠自由通匯,企業可直接降低不必要的匯差損失。

    “通過這次會談,兩岸間金融合作將邁出成功一步,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盛九元表示,兩岸金融合作關係建立後,兩岸間的資本流動將出現新格局,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地位,並促使兩岸乃至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産業分工更趨合理。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