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兩岸金融合作
 
 
蕭萬長:兩岸關係對臺灣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日期: 2009-04-22 14:45

 
    中新社臺北四月十五日電 臺灣領導人蕭萬長在此間指出,兩岸關係對臺灣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政府有責任調整過去管制性政策思維所産生的種種不合理的限制及衍生的各種問題,同時也必須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優先解決因為兩岸交流頻密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十五日下午,“彭博金融研討會——投資機會與兩岸關係”論壇在臺北六福皇宮舉行,臺灣副領導人蕭萬長出席論壇併發表演講。

  蕭萬長説,從日前在倫敦舉辦的G20高峰會,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情況,目前備受矚目的便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策略,因其經濟動向深深影響區域經濟體及全球經濟,是西方世界與亞洲區域最動見觀瞻的兩大經濟體。在此情況下,臺灣面臨了大挑戰,同時也是大機會,因為美國與中國大陸正好是臺灣的兩大重要貿易夥伴。

  蕭萬長説,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臺灣面臨幾十年來最嚴峻的經濟挑戰。為了改善投資環境、增加就業機會,我們必須體認到兩岸關係對臺灣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政府從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大架構下,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促進兩岸務實協商與交流,希望開創“互利雙贏、共存共榮”的兩岸新局。

  蕭萬長表示,大陸已是臺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地區、最大貿易順差來源,也是臺商對外投資最主要地區。面對如此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政府有責任調整過去管制性政策思維所産生的種種不合理的限制及衍生的各種問題,同時也必須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優先解決因為兩岸交流頻密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蕭萬長特別指出,即將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中有一個受到關注的“陸資來臺”議題。開放陸資來臺是為了改變臺灣資金單向流向大陸的扭曲結構,目前兩岸已就開放陸資來臺投資製造業、服務業、“愛臺十二建設”及不動産等,持續溝通對話,大陸方面也會組團來臺考察,並透過後續的各項安排,逐步落實陸資來臺投資,為臺灣經濟引進更多活水。

  蕭萬長指出,臺灣經濟成長高度倚賴對外貿易,臺灣經濟必須加速連結全球市場,才能持續成長。現在外界熱烈討論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是從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大架構下思考的政策,最終目的是避免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同時,為兩岸經貿正常化定出基本規則,讓外商及臺商從事兩岸經貿活動,具有穩定性及可預測性,以提振國際資金投入臺灣的信心。

  最後,蕭萬長也強調,兩岸關係發展二十多年來,能走到今天這個階段,可以説是歷史性的轉折,也是得來不易的歷史機遇,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讓兩岸經貿發展的趨勢轉變為對臺灣有利、讓兩岸雙贏的政策。(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