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本網報道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報道 | 深化交流合作 造福兩岸同胞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兩會第三次領導人會談-本網報道
 
 
第三次“陳江會”:臺灣提升競爭力關鍵性會談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9-04-21 10:23

 
 

  第三次“陳江會”預備性磋商日前在臺北舉行,雙方就月底在南京登場的“陳江會”議題取得高度共識,預料將可順利簽署定期航班、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以及金融合作等三項協議,同時就陸資來臺發佈共同聲明,不僅可以促使臺灣股市房市活絡,也將成為臺灣經濟結構性成長的關鍵。

  臺灣《中華日報》20日社論指出,“陳江會”預訂4月26日在南京舉行,在例行性的預備性磋商中,雙方就相關議題達成多項共識,將有助於兩岸直航之完善化,降低金融危機對兩岸的衝擊,促進兩岸經濟往來正常化,維護兩岸人民權益。

  在定期航班部分,兩岸于去年12月15日啟動“三通”後,航空載客率從原來的70%拉高逼近滿載,載貨率從41%提升到69%,華航、長榮等航班平均載客率都超過70%,預料“陳江三會”後,將可增加兩岸直航航點及航班,全面提升航空運輸效率與服務品質,實現兩岸直航市場化,並可使兩岸航空業者獲利大幅提高。

  在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方面,兩岸自1990年簽署金門協議以來,大陸向臺灣遣返刑事犯與刑事嫌疑犯91批,合計366人,僅去年一年就遣返72人,但仍有不少罪犯遊走兩岸,特別是經濟犯長期避匿大陸。在“陳江三會”中,對於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將建構制度化的機制,以“全面合作,重點打擊”模式,保障兩岸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並進一步擴及兩岸民眾切身相關的司法保障互助範圍,俾有效防止跨境犯罪,特別是經濟犯罪,進一步維護兩岸交往秩序。

  至於兩岸金融合作,因涉及銀行、證券、期貨及保險等性質不同的行業,雙方同意在“陳江三會”中針對金融議題共通部分,即貨幣兌換與其他金融事項先行協商,並簽署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市場的準入及優惠措施、資訊交換及保護、平時聯繫協助請求,期能建立有利於兩岸金融合作的大環境,然後再簽署監理備忘錄(MOU),以符合各個金融監理機關的特殊需求,為兩岸金融業(如股市)建構市場上的交流平臺,做好紮根工作。

  另外,在陸資來臺部分,鋻於過去兩岸投資以單向為主,臺灣資金到大陸與日俱增,而陸資來臺仍在禁止之列;因此,希望透過大陸資金來臺與人員往來合法化,實現兩岸雙向投資,促進臺灣投資環境的改善,並也就雙方投資保障協議進行協商,相信能為臺灣經濟發展引進有源活水。

  社論指出,我們深信“陳江三會”所達成的協議,將可帶動臺灣金融、房地産加速回溫,而使金融、航空、觀光、營建等“大陸概念股”受惠。其效用尤為恢宏者,將使兩岸往來更趨制度化與正常化,為臺灣帶來可預見的龐大的商機。

  此次預備性磋商舉行之際,在警方高度戒備下,並未出現綠營人士鬧場情事。但預料“陳江會”達成協定前後,民進黨可能進行大動作反制,或在“國會”杯葛,或在街頭抗議。但兩岸交流既是大勢所趨,終究不是民進黨所能阻擋的。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