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題:2010年,中國改革再出發
新華社記者安蓓、劉錚、王希
2010年,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實現難中突破?2010年,“全面改革”成為標注全年乃至未來一段時期改革路徑的關鍵詞,它將如何紮實推進?對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坐落在內蒙古能源“金三角”地區的神華準格爾火電廠廠區碧空如洗。新華社記者張領攝
經濟體制改革亟待突破關鍵環節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氣荒”“電荒”“煤荒”集中爆發,將資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再度推上了前臺。
“當前經濟領域處於首要位置的就是資源價格改革,不然很多關係難以理順。現在改革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應抓緊實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我們那裏有的資源性大企業每年的銷售收入比一個盟市的財政收入要高很多。”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市長王中和建議,加快推進資源稅改革,提高資源稅徵收標準,以便政府集中更多資金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並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2010年,王中和代表的願望或將實現。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均已將推進資源稅改革列入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
今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改革如何突破關鍵環節,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動力和制度保障,引人關注。
“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關鍵是要做到有進有退。”陜西省國資委主任白阿瑩代表説,在需要保證國有經濟控制力的領域,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只要是不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都應該允許其他資本進入。”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楊慶育代表認為,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必須落到實處。“壟斷存在的情況下,市場就會打折扣。應提倡企業國民待遇,打破民企準入的‘玻璃門’。”
事權下放、財權不匹配,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出現“土地財政”的重要根源。劉永忠代表指出,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是加快傳統産業轉型、促進新興産業發展和加強自主創新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