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處 揚帆奮進時

時間:2010-03-13 08:17   來源:新華網

  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新華社社評:春潮澎湃處 揚帆奮進時——寫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閉幕之際

  春潮澎湃處,揚帆奮進時。凝聚億萬人民共識和力量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即將勝利閉幕。

  從國際金融危機襲來時的“化危為機”,到進入後危機時期的“變中求進”,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國從一個更高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始新的一輪深刻變革。

  面對新的召喚、新的使命,29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在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熱烈氛圍中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數千份議案、提案,如涓涓細流歸大海,匯聚成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創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澎湃力量。

  這是科學發展的時代號角——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要求,也是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識。把這一戰略抉擇放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歷程中、放在中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種種挑戰中、放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搶佔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態勢中來考量,結論如此鮮明: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把握大勢,關鍵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挑戰。危機中蘊含著機遇,取決於如何應對。以應對這場危機為契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推動科學發展,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突出問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激烈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的必然要求。代表、委員們表示,必須緊緊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承擔起促進科學發展的歷史使命,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著力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使我國發展品質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兩會凝聚的共識和信念,昭示著中國科學發展的廣闊前景。

  這是以人為本的共同心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發展促民生,以民生謀發展,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為著力點擴大內需,以調整社會收入分配為重點促進社會和諧,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支撐解決群眾後顧之憂,有了這些措施,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就會有深厚根基和強大動力。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濃墨重彩的篇章,更是代表、委員和億萬人民的共同心聲。人們期待社會財富的“蛋糕”做得更大,也期待把“蛋糕”分得更好,讓最廣大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使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開拓新空間,實現新跨越。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