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們更加堅信法制的力量

時間:2010-03-12 09:56   來源:新華網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11日提交全國兩會審議討論。透過今年的“兩高”報告,我們見證了國家法治建設的新步伐;兩會內外,我們也感受到了社會對法製作用的新期待。

  “為什麼不相信法制的力量”,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姜建初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的一句反問,在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姜建初的質疑,網民們的議論,各有各的出發點。但有一點值得共同深思:如何讓人們更加堅信法制的力量?

  法律必須被信仰,司法必須被尊重,這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共識。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法制的力量越來越顯現,發揮著保證國家安寧、促進社會穩定、維護人民權益的重要作用。但不容回避的是,當前這種力量被一種不信任的情緒阻擋著、衝抵著。

  剛剛過去的2009年,“躲貓貓事件”等一系列人們耳熟能詳、和司法相關的事件,紛紛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公眾之所以高度關注這些個案,既是出於監督司法的強烈訴求,也表明瞭對長期積聚的社會不公、司法腐敗現象的不滿,對司法保證公平與正義的期盼。

  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司法公正”越來越被關注的今天,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重罪輕判、刑訊逼供、徇私枉法等雖非普遍現象,但對於社會而言,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更烈;司法系統極少數的害群之馬,損傷的卻是整個司法的公信力。

  事實上,公眾並非不相信法制的力量。2009年,以重慶為典型的打黑除惡鬥爭,以清理“牢頭獄霸”為重點的全國看守所監管執法活動,查辦以黃松有為代表的一批司法系統腐敗分子,順應了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期待,顯示了中國依法治國的決心。“兩高”報告提出的新舉措,則讓人們更加堅信,中國依法治國的步伐會越走越穩健、有力。

  法制只有更有力量,才會堅定人們對它的信仰。而讓法制更有力量,離不開有效的監督。2009年,在“鄧玉姣案”“躲貓貓”等事件中,民意監督推動了法制進程。檢察機關開通全國統一舉報熱線,最高人民法院舉辦一次公眾開放日……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提升了司法的權威性,贏得了群眾的信任。這樣的措施,應當更多、更多、更多!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