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蘭:誰能代表人民利益誰就能當代表

時間:2010-03-12 09:57   來源:中新網

  2010年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郭鳳蓮與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及前來北京參加婦女節大會的山西女企業家丁書苗擁抱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來自山西太行山上的全國著名勞動模範、惟一的第一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一直是媒體關注的明星人物。德國《世界報》和德國廣播電臺記者在採訪這位81歲高齡的女代表後讚嘆:“她是一個有信仰的堅強女性”。

  據此間媒體報道,81歲的申紀蘭10日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接受了德國《世界報》和德國廣播電臺記者的採訪。老人與遠方客人坦誠相對,妙語如珠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採訪開始,德國記者首先圍繞申紀蘭參加一屆到十一屆全國人大的經歷提問:“你是否見過從毛澤東到胡錦濤所有的國家領導人?”

  申紀蘭回答:“是”。

  “哪位領導人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申紀蘭稍作停頓後認真地説:“一次跟一次不一樣。從當時講,那時候毛主席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國,見到毛主席我很激動。從現在發展説,胡錦濤總書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小康社會,我同樣激動。”

  德國記者接著問申紀蘭:“你當時怎麼被選上代表的?”申紀蘭告訴他,經過民主選舉,誰能代表人民利益誰就能當代表。

  德國記者緊追不放:“你現在説男女平等,但是人大代表中只有20%是婦女,並沒有完全平等!”

  面對尖銳的提問,申紀蘭説:“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擁有同等的地位,不一定有一個男代表就非得有一個女代表。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誰有能力,人民選誰,誰就當,這同樣是平等。”

  “參加了11屆人民代表大會,中間經歷了很多歷史的起伏,比如‘文革’時期的人大會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申紀蘭平靜地答道:“每一個工作都有矛盾,我們都是在矛盾中生活,在矛盾中成長,有矛盾是正常現象,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最後,德國記者問申紀蘭:“下一屆還要繼續當人大代表嗎?”

  申紀蘭看著這位記者,笑了笑説:“當不當代表,我説了不算,群眾選我,我就當,不選我,我就當不了。不過,不管能不能當上代表,我都會關心國家、關心人民,盡心做好應做的事情。”

  採訪結束後,德國《世界報》記者約尼埃林以一種敬佩的口氣讚嘆:“她是一個有信仰的堅強女性。”

  申紀蘭是山西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她連續當選第一屆至十一屆歷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見證人,也是共和國60年風雨歷程的見證人。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