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促民生

時間:2010-03-12 09: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題:以民主促民生

  新華社記者李亞彪、劉健

  全國人大代表于輝達在兩會上表示,民主是公民的政治權,民生是公民的經濟權,要善於用民主促民生,用民主保民生。

  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很大篇幅強調民生工作。如何落實,民主是最好的辦法。以民主的渠道、民主的程式、民主的力量來解決民生難題,才能真正為百姓多辦事、辦好事。

  近年來,有的地方民生工作雖然開展得聲勢浩大,民生工程項目投入不少,百姓卻不叫好;有的幹部嘴上説“訪民情、察民意、集民智、解民憂”,可流於走過場,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有的幹部等民生出現麻煩時再抓工作,往往陷入被動,被群眾稱為“事後諸葛亮”;有的地方把民生工作當成筐,什麼菜都往裏裝,結果做成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都是由於群眾參與不夠,最終走了味,民生無法改善,幹群關係疏遠,甚至産生矛盾。

  用民主保障民生,要善於“問需於民”,尊重群眾的選擇權。各級領導幹部在開展民生工作前應該走進基層、走進百姓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同群眾一起民主討論,問群眾之所想,查群眾之所需,確保民生工作有的放矢,不脫離靶心。

  用民主保障民生,要善於“問計於民”,尊重群眾的參與權。民生課題包括就業、社保、收入分配、房地産、醫療、教育等諸多方面,而破題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鬚髮揮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杭州市在解決百姓停車難的工作時,通過媒體拋出十大相關話題,請市民出主意,最後匯集民智,制定的停車政策贏得了百姓支援。

  用民主保障民生,要善於“問政於民”,尊重群眾的監督權。民生工作政績如何,百姓最有發言權。今年年初,湖北省竹溪縣邀請百餘名政協委員、普通百姓,對政府去年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評議打分,就是一個“問政於民”、“問績於民”的實踐。

  民主含金量的高低,直接左右著民生工作的效果。以民主保障民生,許多重點、難點工作就會順利開展,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目標才會真正實現。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