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連線:中國民生引世界熱議

時間:2010-03-10 12: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 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項項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從擴大就業、社會保障到辦好教育,從醫療改革、保障住房到農民增收,讓報告充滿強烈的“民生情懷”。

  一些海外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在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報告重視民生問題和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予以積極評價,並就中國的收入分配製度、社會保障體系、住房、醫療、教育改革等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摘自溫家寶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問題專家理查德鮑姆(包瑞嘉):“以人為本”是崇高的理想,中國認識到其重要性並努力將其變為一項政策,是一大進步。強調人的尊嚴,首先要消除貧困,使人民過上好日子,但其他方面也應關注。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中産階級是任何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中國重視民生,應致力於中産階級的成長,建立一個消費社會。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現在出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障礙,中國應利用這一時機,促進內需。比如説,去年是“家電下鄉”,今年應考慮建造老百姓能夠買得起的房子。中國如果能採取重視民生的社會政策,就有望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併為中國今後穩健的政治改革奠定基礎。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總監李文:民生問題,説到底就是縮小貧富差距。這關係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現在中國政府聽取民意,在政策上特別重視民生,值得肯定。要解決民生問題,必須從體制上入手,從政府官員的執政理念和意識上入手。如果能把民生問題作為官員施政業績的主要考核指標,解決民生問題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另外還要建立切實有效的監督機制。

  “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把‘蛋糕’分好。”——摘自溫家寶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

  韓國北方圈交流協會理事長丁海勳:中國的社保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社會保險為中心,個人的工資成為社會保險金的基準,因此個人工資的差距延伸為社會保險的差距,使得社會保險制度既無法充分承擔安全網作用,也不能發揮再分配的功能,反而隱含著加大貧富差距的可能。社保制度改革首先應擴大普遍性。不管是農村人口還是城市人口,不管用人單位的所有制度,不管有無職業,均應享受社會保障的惠澤。此外,還要加強社保再分配的功能。再者,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保險發放的額度也應提高。應建立由國家主導、社會保障、適合於中國現實的制度。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