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會看民間廣泛參與的中國式議政

時間:2010-03-15 13: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一年,我們參與了

  ——從兩會看民間廣泛參與的中國式議政

  3月3日至14日,兩會在北京如期舉行。12天的時間裏,在人民大會堂,在代表委員駐地,5000余名代表委員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而一年的365天裏,通過聽證會及觸手可及的網際網路等多種途徑,普通民眾也在廣泛地參政議政。目前,從全國兩會到地方兩會,再到聽證會、“網路大會堂”,中國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參政議政的局面。

  從“人民大會堂”到“網路大會堂”

  自1959年建成,北京人民大會堂即成為人民行使權利、參政議政的重要場所和象徵。兩會開閉幕式、政府工作報告、總理答記者問、代表委員討論等等,更是讓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今年兩會,5000余名代表委員在這裡討論房價、醫改、教育公平等事關民眾“幸福與尊嚴”的話題。3月5日,溫總理在這裡作政府工作報告,贏得30多次掌聲,其中涉及民生內容的掌聲達10多次。人民大會堂是代表委員傳達民聲的舞臺。

  而大會堂外,近年來,舉辦各種場所的聽證會逐漸成為普通民眾參政議政的重要平臺。從房屋拆遷到水價調整,再到計程車換型等等,各地政府越來越多地舉辦聽證會,讓民眾意見參與政府決策。2009年下半年,廣州市番禺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項目受到周邊地區群眾的廣泛關注,當地政府部門為此多次召開聽證會,最終因70%以上民眾反對,政府決定尊重民意,停止修建。此外,位於中部地區的湖南省,僅去年一年即舉行行政決策聽證會230余次,為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做出了努力。評論認為,通過聽證會,有利於實現民意和政府的雙贏。

  網路也成為民眾參政議政的重要空間。以兩會期間為例,從人民網、新華網等進行的兩會熱詞調查,到“2010我有問題問總理”、“我向總理報民生”等網路欄目,再到代表委員部落格、微博,網民通過投票、發帖、留言等途徑,向媒體及代表委員反映問題、表達願望,並留下讚揚或批評。如人民網一網友在政協委員詹國樞的人民微博上留言説:“感覺今年與去年大不同,委員們交流比較務實,而且一些地方官員真是有股使不完的勁。”不少網友的建議建言,還被代表委員寫進議案提案,帶進人民大會堂,會內會外良性互動。鋻於此,不少媒體將網路稱為“網路大會堂”。現在,國家領導人不僅重視代表委員的建議建言,還越來越多地傾聽通過網路反映上來的基層聲音。近年來,胡主席、溫總理一直在關注網路,並曾接受網路訪問,網上回答民眾提問。

  從“12天”到“365天”

  兩會只有短短的12天。除了參會時間,平時的350多天也是代表委員履行職責、發現問題、觀察現狀的時間。事實上,真正有分量又切實可行的議案提案,往往需要平時深入實際,進行大量調研。如列席今年兩會的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在談到“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時説,正是基於他在湖南某地調研時發現“縮減教育支出為公檢法每人平均增4萬經費”的現象,從而對“窮教育”有了新的理解。人大代表丁曉兵提出的《對構建軍人崇尚榮譽機制的建議》,則是得益於他處處留心,隨身攜帶筆電的習慣。他在發現一些地方把烈士陵園變成了盈利性場所後,決定提交這份建議。而歷年兩會上,“感性,淺顯居多”的議案提案,無疑與缺少紮實調研有關。

  一年365天,事關群眾“幸福與尊嚴”的話題天天上演。政府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的時間不只局限于兩會。今年兩會前,1月11日至2月6日,溫總理就正在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問政於民。廣泛徵求群眾意見,輔助政府行政決策,正成為一種新氣象。如北京市政府今年公佈的58件擬辦實事,全部是從徵集來的5292件、2萬餘條建議中,歸納挑選出來的。自2005年始,北京市每年面向市民徵集對擬辦實事的意見建議,對群眾意見的採納率也從2006年的40%上升到現在的100%。

  一年365天,網路等渠道更是成為不落幕的“大會堂”。“網路問政”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問政方式,網路成為民眾表達意見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各地政府部門相繼開通了官方網站,並根據《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對外公開資訊。部分政府官員還通過部落格、論壇等方式,與網民展開互動,直面民眾質疑。此外,網路還成為反腐倡廉的新渠道。如“貧困縣縣委書記戴數十萬元名錶”、“張家港官太太組團出國”等事件的披露,無不得益於網民舉報。

  從“説得好”到“做得好”

  兩會前的新聞發佈會上,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趙啟正笑言:“一年一度的大表演開始了!”12天時間裏,來自各地各行業的代表委員,在兩會這個集體亮相的舞臺上,各自展示著自己的議案、提案,為群眾利益代言,為民生民意吶喊,以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履職就要對得起納稅人”,已成代表委員的共識。兩會上,代表委員要“説得好”,才能引發共鳴,贏得掌聲。今年兩會上,有政協委員談房價瘋漲原因,7分鐘獲4次掌聲,還有政協委員提到“搞形式唱高調源自錯誤政績觀”,8分鐘發言贏得9次掌聲。而去年兩會上,有委員提議要打擊拐賣兒童行為,同樣引來陣陣叫好。

  除了“説得好”,更要“做得好”。去年兩會後,針對委員反映的兒童被拐賣現象,公安部給予相當的重視,迅速成立“打拐辦”,並部署了兩年的打拐專項鬥爭。經過一年努力,約4000名兒童被解救。而今年兩會上的高房價話題,該如何求解,不僅是兩會的熱點,更是兩會後的難題。正如一位政協委員説的那樣,“多出好點子,多辦實在事,多下真功夫”是兩會該辦的事。如何將好建議落在實處,也在考驗代表委員及政府。

  不僅聽其言,還要觀其行。除了關注並監督代表委員,越來越多的群眾,還在越來越多地監督各級政府。“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兩會上,溫總理的一席話讓群眾對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看到了更多希望。(《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3月15日第03版/陳振凱 宋磊 趙明霞 王昭)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