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側記

時間:2010-03-15 08:03   來源:新華網

  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題:春潮中,開啟新的航程——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側記

  新華社記者車玉明、鄭曉奕、郝亞琳

  掌聲如潮,在人民大會堂時時涌起經久回蕩;信心如帆,近3000名代表匯聚共識放眼未來。

  凝聚著13億人意志的這一刻,世界矚目。

  3月14日上午,北京雪花飄舞,但寒氣已擋不住春天帶來的暖意。人大代表從各個駐地趕來,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大會。

  人民大會堂內,杜鵑吐蕊。代表們肩負重托,依法履職,一次次按下表決器。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預算報告、選舉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高報告等依次通過。

  “會議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鼓舞了幹勁,開得很成功,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吳邦國的總結,道出了代表們的普遍感受。

  一次次表決,一陣陣掌聲,傳達著民主的聲音,表達著人民的意志。

  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010年非常關鍵;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2010年重任在肩。

  共識在這裡凝聚,意願在這裡表達,智慧在這裡匯集。10天來,代表們圍繞今年的目標任務,熱烈討論,集思廣益,知無不言,建言獻策。

  從積極發展服務業、擴大消費,到加快推進養老和住房等社會保障,本次會議上遞交的506件議案和7418份建議、批評和意見,集中反映了代表們對國家各領域改革和發展的高度關切,對解決好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重大問題的願望要求。

  掌聲響起,傳遞出強烈共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要發展就要調整結構、産業升級,痛下決心轉變發展方式。”來自湖南婁底的張碩輔代表説,“婁底是一個資源型城市,調整結構的壓力很大,困難也很多,但再難我們也要抓好落實。”

  “我們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認識已經上升到自覺的層次。”來自上海港的陳戌源代表説,國際金融危機對靠外貿高速增長生存發展的我國港口帶來嚴峻挑戰。“只有轉變發展方式,才能走向強港,才能更好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掌聲響起,傳遞出高度期盼:加快推進民生保障、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政府下大力氣投入民生,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説明讓老百姓享有改革開放的成果,絕不是一句空話!”頭髮花白的張錦秋代表説。

  “國家預算支出優先支援農業農村發展,國家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民早日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更有希望。”來自四川青川的食用菌種植大戶左萬軍代表説。

  掌聲響起,傳遞出廣泛認同: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選舉制度,促進選舉權的平等。

  “修改選舉法,使我國的選舉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從事法律工作20多年的陳斯喜代表説,選舉法修正案促進了代表的廣泛性,增加了選舉的競爭性,強化了選舉的公正性。

  “選舉法修正案符合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更好地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則,對推動社會和諧、公平進步意義深遠。”一身侗族服飾的貴州“80後”代表姚懿洲感到十分振奮。

  臉上洋溢笑容,腳下步履輕快,代表們邊走邊談,步出人民大會堂。大政方針已定,任務目標明確,代表們對做好今年的工作充滿信心。

  “這次會議最大的收穫是,對轉變發展方式的認識更深了,推動科學發展的信心更足了,保障改善民生的責任更重了。”來自安徽黃山市的宋國權代表説。

  掌聲給人信心,掌聲催人奮進。在民心、民意、民智匯成的春風中,我們開啟新的航程……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