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李長春李克強賀國強分別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

時間:2010-03-12 08:19   來源:新華社

  3月11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11日上午分別參加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一些代表團的審議。

  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臺灣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賈慶林參加了臺灣代表團審議。會上,代表們積極發言,圍繞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促進在大陸高校畢業的臺灣學生就業、扶持臺灣中小業者和臺胞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推進兩岸法律交流與合作等提出意見建議。賈慶林認真傾聽代表發言,不時記下要點。在魏麗惠、陳蔚文、陳雲英等12位代表發言後,賈慶林表示完全贊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他指出,過去的一年,兩岸關係全面改善發展,對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正處在重要機遇期。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有效地做好對臺工作,穩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要堅持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增強兩岸政治互信。要繼續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經濟關係,構建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要大力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要最充分地調動和匯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進兩岸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

  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李長春參加了青海代表團審議。代表們圍繞做好民族文化工作、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搞好文明城市創建、發展青海旅遊産業等問題踴躍發表意見。在聽取韓永東、拜秀花、駱惠寧等代表發言後,李長春作了發言。他表示完全贊同吳邦國委員長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李長春對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希望青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推進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路。李長春強調,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激勵青海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民性的原則,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牧區,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保障各族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要辦好安多藏語廣播電視節目,讓更多藏區群眾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把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結合起來,與發展特色文化産業結合起來,為青海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寧夏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李克強參加了寧夏代表團審議。會場上氣氛活躍,討論熱烈。王正偉、袁進琳、呂新萍等代表就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和促進民族團結等發表見解。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李克強發了言。他表示完全贊成吳邦國委員長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李克強説,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少數民族地區,肩負著推動經濟發展、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的重任。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繼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不斷改善各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李克強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西部地區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要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在發展轉机變、在轉變中發展,把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産業,大力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在跨越式發展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賀國強參加了吉林代表團審議。會上,代表們結合實際展開討論,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賀國強認真聽取洪虎、張金鎖、崔傑等9位代表的發言,充分肯定了吉林去年的工作。他指出,要抓住國家深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機遇,切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抓住國家支援農業發展的機遇,切實促進“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抓住國家支援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機遇,切實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在談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時,賀國強強調,要從人民群眾最不滿的問題改起,從人民群眾最盼望的事情做起,抓緊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認真落實並抓緊完善黨員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整治奢靡之風,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和“小金庫”等專項治理工作,積極推進黨務公開工作,拓寬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加強反腐倡廉網路資訊的收集研判和處置,不斷以反腐倡廉建設新成效取信於民。

  王剛、蔣樹聲、陳昌智、戴秉國分別參加了以上代表團的審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